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牡丹亭》看黛玉之死!

(2012-02-10 12:44:37)
标签:

《石头记》

《牡丹亭》

.杜丽娘

离魂》

黛玉

死亡

大观园

宿命

因果

分类: 红学.

《石头记》十八回写元春归省,贾府大开筵宴。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此四出戏是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而《离魂》是关键中的关键!脂砚斋旁批:《牡丹亭》伏黛玉死。

《牡丹亭》写的是杜丽娘因情而生,因情而死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忧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赋予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了,凑在一处。仔细揣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因为黛玉在这一瞬间顿悟了自己的命运:和杜丽娘一样,因情而生,因情而死,花落水流红!

之后,《石头记》二十七回,写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肃杀之气迎面而来了!)黛玉葬花,所哭《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而今死去侬收藏,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对自己的结局,很清楚了。)印证了这一点。(脂砚斋: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

再后是宝玉兜了落花,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宝玉终归是要找来的!)将已到花冢,(黛玉死后,宝玉见到的就只是花冢了!)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细听正是黛玉,痛哭《葬花词》。宝玉先不过点头感慨,此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痛倒山坡,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至此,宝玉也预知了黛玉的命运: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么与之相联的宝钗、香菱、袭人呢?作者也有预示,书中这样写道:试想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将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预示:金簪雪里埋,袭人出嫁。)宝钗等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预示:宝玉出家。)且自身尚不知身在何处,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预示:大观园人去园空,易主他人!)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渺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所以最后宝玉出家!)

宝玉此刻顿悟了贾府的命运: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牡丹亭》写杜丽娘在一个中秋夜忧伤的死去。《石头记》以《牡丹亭》《离魂》伏黛玉结局,那么黛玉的结局就只能是:在一个个中秋夜,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