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年(5)

(2009-02-07 23:00:26)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河宛延

 

——拜年 

正月初一,晚辈先在家里给长辈拜年,道一声“过年好!”,男人同时要磕头行礼。先在影前上一炉香,然后作揖,磕头。磕第一个头是给祖先的,嘴里不出声。以下按辈分,磕一个头喊一声。

“MAO MAO!(方言——祖母)”脑袋触地的同时,大声喊道。

“噢 ,起来吧!”祖母坐在炕上答应。

“爹!”爹不在家,也要给他磕头,拜年。

“娘!”

“唉,快起来吧!”娘正忙着做饭。

 这,大约是我八九岁时的场景。

 在家里拜年后,马上出门给本族长辈拜年。次序,按辈分从高到低。转了一圈回来,家里已经聚满了人,妇女们坐在炕上,谈论谁家的饽饽做得大,小饽饽做得好看,谁家新媳妇炕上摆的被子多… …

记不清是村子里的哪一个,去给他的二大娘拜年时,还闹了个笑话。他在跪下磕头时,刚喊一声“二大娘”,就发现自己触地的手粘了鸡粪,随口骂了一句“他妈的!”。二大娘一听,马上从炕上跳下来,拿着笤帚疙瘩就要打他。要知道,地上铺着高粱秧子,有鸡粪是看不清的。

正月初二,早晨要煮饺子,放鞭炮,敬财神。上午到姑姑家拜年。晚上送神,焚香,烧纸,磕头如仪,然后打着灯笼,开开大门,将“老爹、老母”(“爹、母”均读轻声,是老家对祖先的叫法)和诸位神灵送走,然后“起尘”,把撒在地上的“尘”(高粱秧子)收起来了。

 正月初三,到姥姥家拜年。因为有例儿:出嫁的女人不准踩了娘家的“尘”。这显然是性别歧视。

 

   各地年俗不尽相同,一般说,农村比城市讲究多,更热闹。这是因为,以前的农村年前闲暇多;大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有统一的习俗。城市就不然了。

   这不,马上快过十五了,也叫元宵节,农村里更热闹。以前,人们说,“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故事,以后再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王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