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启发向善的试验

(2008-05-09 21:09:41)
标签:

教育

分类: 雪泥鸿爪

              一次启发向善的试验

                       季雨辰

   1994年—2000年我在T市一家中专学校工作。

 这个学校是国务院最早命名的无吸烟单位之一,当年的卫生部长陈敏章曾给学校题字。1997年,学校还作为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

学校为建成“无吸烟单位”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领导干部带头戒烟,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宣传不吸烟的科学道理,给吸烟的教工家属发信,请求配合教工戒烟;每年新生入学,要签名做出不吸烟的承诺;学校还有禁烟组织,规定:在校内吸烟者,教工罚款100元,学生烟罚50元,一年内如果没有复吸,原款退还,一年内如有两次以上罚款记录,所罚款项不再退还,充作戒烟经费——免费向主动戒烟者提供戒烟糖,戒烟贴,戒烟烟等。

那时学校经常接受各种评估、检查,来人中有好事者,一进门就到传达室找看门老大爷借火吸烟,或者跑到学校小卖部买烟,也有人专心在犄角旮旯寻找烟蒂,最后的结论都是“无烟校,名副其实”

 其实也不尽然,在校内偷偷吸烟的还是有的,下面是我亲历的一个小故事。

   我们学校的学生入学时都在十七八岁,不少人吸过烟。有一次新生入学时,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家长在听过我们的宣传后,当面从学生的行李中取出了两条烟。这原是家长作为生活必需品给装入行李的。这样的学生一般对烟草都会有依赖性。

         有一个星期天,我值班,发现一来自江西的同学H象是刚吸过烟

  我问他:“你吸烟了吧?”

   他颔首,表示肯定。

   我说:“学校的规定你知道吗?”

   他点了一下头。

   我说:“你为什么明知故犯?”

   他不说话。

   我又问他:“你的烟在哪里?”

   他领我到他的宿舍,从褥子下面取出了半包香烟和打火机。

   宿舍里没有别人。我先给他讲吸烟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又讲老家爸爸妈妈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多么不容易;还对他讲,西方某生产香烟大国,本国烟民并不多,大量的烟草卖给了我们,因此有人提出要打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 ...

   我见他被我说得好像动了心。我按学校规定没收了他的半盒香烟和打火机,并要他写一份检讨书。

   大约不到一节课的时间,H送来了一份长两三页的检讨书。那字写得很工整,语言通顺,意思表达得也很诚恳,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一丝不苟。

   这时,我倒是真的动了心。

   这个学生很乖,事情从头到尾他都很配合,没有让我这个凡事爱较真儿的人费事。我想起苏联教育家马柯连卡的故事:在卫国战争时期,马柯连卡负责领导相当工读学校的一个机构,收容一些有行为偏差的孩子。有一次,上级要他派人将一笔钱从甲地送到乙地。马柯连卡把这任务交给了一个曾当过小偷的孩子。这个孩子因得到了首长的信任,很受感动,冒着危险,勇敢地完成了任务。我想,何不也试他一把。随即,我把他的检讨书连同那半盒香烟及打火机装入一信封内,对他说:“我相信你的检讨是诚恳的,相信你在校期间不会再抽烟了。现在我正值班,这些东西你先替我保存好!”我没有提罚款的问题。

   此后,过了一两个月,眼见要放假了。我把H叫到办公室,问:

  “我委托你保存的那些东西还在吗?”

   他低头不语,脸涨得通红。

   下面自然是一通气急败坏的批评。

  事情过去了十多年了,据说“无吸烟单位”也发生了变化。我不知道H现在哪里?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现在,我还想对他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一定不要吸烟!还有,做人一定要有诚信。我相信,以他的聪明他一定会做得很好!祝愿他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向善”
后一篇:说普通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