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大西路】共青团•一四八

标签:
沈阳大西路沈阳市一四八中学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沈阳市沈河区大西二小沈河区共青团小学 |
分类: 散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在百度地图上敲出“沈阳市第一百四十八中学”来,那么它翻页后只会告诉你:抱歉;如果你在百度复选框里继续敲击这几个字,你就会看到一张地图:地图告诉你,你要找的一四八中学,就是现在的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一百四十八中学被大西四小学的疯狂扩张吞并了。这座小学真正实践并实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且一口气吞了好几座有资质和历史的中小学校。作为同在大西路和广昌路之间的两座学校,一百四十八最终成为历史。
一四八我们小时候都叫它共青团的,因为它的全称好像是共青团小学。其实,它是从原来大西二校的地盘上割出一块地,成立的这个学校,但后来就叫一四八中学了,至于具体是哪一年开始叫的,就记不清了。但在我们的记忆中,它叫共青团的日子十分短暂。
对这里记忆最深的事有两件,一件很专业,很匆忙;另一件很业余,很有趣。先说很专业的那件吧。
大约是1966初夏吧,就是即将停课的日子里,那时我正在热闹一小学读书。有一天,老师在放学时通知我们,明天大家到共青团小学上课一天。记得当时教室里轰的一下就开了锅。过去,老师有事或者因为病事假没来上班,大都由学年组安排别的老师来代课,还有过将全班同学平均分配,插班到各个同年级的其他班里去。我在热闹二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便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但这次不同了,整个班级要到别的学校去上一天课!这次简直就是转校啊,哈哈!
这样,我们在这里由这个学校的老师,匆匆忙忙地给我们上了一天的课,说是上课,就是布置课堂作业,然后她就走了。这一天其实是匆匆忙忙、稀里糊涂过来的——大革命前夜的学校,一片压抑着的恐怖和惊惶,哪个老师还有心思上课呀?
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那天为什么要“借校”一天。
另一件和这所学校有关的事,是在67年的冬季,但那天刮的是西南风。
那一天我们在街上放风筝。我们放的风筝极其简陋,就是一张硬纸折成的一个槽型的家伙,粘上一条纸当尾巴,两根提线拴在槽子前,手里的线拐子操控着空中的槽子。
但这一天也就怪了,我们身左身右那些看着很有模有样的风筝,不是飞不起来,就是放不出去线,偏偏我们这个槽子,优哉游哉地在空中飘荡,我们还给它喂食——就是撕一个指环,套在线上,它就会顺着线往上走去……
突然,那个槽子挣脱了我们手中的线拐子,忽地一下就向天空的深处飘去,转眼之间,就不见了!我们愣了一会儿后,有人大喊:追!于是我们顺着双小庙的胡同一路狂奔,直到我们追到了广昌路上,也没看见哪根电线上挂着它。我说回吧,一个纸风筝,还追什么呀?大家都笑了,其实没人心疼,就是觉得有意思。所以一个发小说,再往前走走,看它到底飘出多远去!
当我们看到共青团的校门时,一声惊叫也响了起来:在那呢——
我们顺着一个发小的手指方向看去:那个纸风筝的线尾,缠绕在共青团小学的大烟囱上半段的墙体上,风筝还在空中飘荡着,看着很是悠闲,很是优雅。
我们自然是大笑一阵,然后讨论着怎样把它拿下来。
等我们再一看,共青团大门紧闭,这才作罢,但仍旧在这里看了好一阵子,而且只要有同龄人或者大人路过,且看这风筝,我们就得意地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哈哈!
这以后,这里就基本没有来过了。但看电影的时候,还是大都从这里经过。算起来,进这里的次数,还没有进它对面那个公厕的次数多呢!但我们始终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个那么大的公厕,偏要建在学校对面?而且还离得那么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借用早年地图,街巷结构和我们放风
筝那天几乎没有变化。粗红线为我们
追风筝路线,红圈为共青团即一四八
中学地域。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