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长篇小说《胎记》 |
2.
尽管童小非被放在了大屋,尽管来看望的都是宣传队各个分队、乐队各分部的代表和童小非车间的工会主任、胡师傅等人,屋里还是显得很拥挤。看望童小非的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累得邵氏和童父一头的汗。
现在是最重要的一拨:李剀南、刘光明、周健、大宋……
躺在炕上的童小非一脸的若无其事,一本正经地说:“刘哥,咱们把活干笨了,挖的差不多时,栓上绳子一拉……”
除了刘光明,大家都笑起来。想一想当时童小非那血淋淋的肚子,现在他说什么大家都想笑——捡条命回来……
刘光明怎么笑得出来?要不是周健在这儿,他就会冲着这个小老弟大吼:再往下一点儿,你就成了太监了!你第一个保护的就是我,你要我今后怎么面对你家老人,你是棵独苗!你下半辈子怎么办?我下半辈子还能抬起头来吗?
李剀南小声问刘光明:“欧阳怎么没来?选代表并不限制她呀……”
刘光明笑了,也小声说:“她会来的,但人家公主肯定得自己来……”
李剀南想了想,哦了一声,问:“这两个宝贝还别别扭扭的?”
“早就好了,都有点过分了。”
“那可不好……”
说到这,他回过头对童小非说:“小非,林书记让我转达他对你的问候,他说他为你骄傲,由于为你骄傲,我的处分也就免了。”
童小非抬一下身子说:“太好了——哎哟!”他皱了一下眉头。
而就在此刻,在童小非家附近的一个副食商店里,欧阳冬正在一个个柜台前转悠着。她准备把钱夹里的15块钱都花光。想到这里,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和伤感充溢在她的心头,脸上自然也就有了很深邃的笑容,使柜台前的姑娘们更加不耐烦——这么漂亮,花钱还象流水似的,气谁呀?
一小时后,欧阳冬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装得鼓鼓的网兜,寻着门牌号,渐渐走近童家。
一个老妪推着车慢悠悠地经过她的面前,悠扬地喊着:“冰果一毛俩……”
欧阳冬试着推一下小院的门,门吱的一声就开了。她有些吃力地推着车进了小院儿。
她停好自行车,把网兜从车把上拿下来的工夫,邵氏从屋里走出来,两眼在欧阳冬的脸上和身上打量着,但没有说话。
欧阳冬说:“您是童小非的母亲吧?我是他一个宣传队的同事,我叫欧阳冬。”
邵氏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她一边说“是,是”一边打开门,让欧阳冬进来。欧阳冬和她谦让了一阵,还是被邵氏先推了进去。
当欧阳冬走过薄薄的坚壁墙时,童小非正挣扎着准备从炕上下来,不知是因为吃力还是着急,脸涨得通红。
欧阳冬和他的目光相碰时,童小非有些发窘,说:“你怎么来了?”
欧阳冬把手里的网兜放在桌子上,说:“你躺着吧,可别乱动。”
童小非还是坚持着坐在炕沿上,问:“我家不太好找吧?”
“好找,我有周健给我的地址——还疼吗?”欧阳冬站在他面前微微地弯下腰——那地方不能看,只能弯腰把意思表达了。
童小非摇头,说:“多大点儿事呀……”
这时邵氏从外面进来了——欧阳冬才想起来她进屋后,邵氏并没有跟着进来。邵氏左手拎着一把崭新的暖水瓶,右手握着一个椅垫。她冲着欧阳冬笑着说:“来来——”她把椅垫放在椅子上,又用笤帚在上面用力扫了扫。欧阳冬本来想坐下了,但不得不看着邵氏扫完椅垫,才坐下来。
邵氏又转身出了屋,在一个柜子里翻腾着。
欧阳冬说:“您别客气。”
邵氏一边翻腾一边说:“不客气、不客气。”
童小非说:“我妈就这样儿,你坐你的——骑车来的?”
欧阳冬点头。
邵氏又进了屋,手里拿着刚刚洗过的茶盘,盘里是茶壶和茶碗。欧阳冬特意看着那茶碗——是新的,没用过的。
“姑娘,喝口白水吧。难为你跑这么远的路……”
“您别客气,这样我太着急了……”
“小非说,在单位你没少帮助他,他可信你的话了。”邵氏一边给她倒水一边说。
欧阳冬终于感觉到屋里的气氛很怪异,很不舒服。邵氏的热情里搀杂着惶恐,殷勤中隐含着客套。她担心的场面还是出现了……本来她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到了他家,要做出粗粗拉拉的样子,给水就喝,给东西就吃,决不客气。可现在她更为难了——新茶碗,新暖瓶,你再表现也打了折扣。
她端着邵氏递过的茶碗,说:“我还真有点渴了……”然后便轻轻地吹着茶碗里的水。她打量着屋里的陈设——真是个从没见过的干净人家,这种干净是从墙角、桌缝儿、炕席缝儿以及窗帘、笤帚尖体现出来的,是经得起最苛刻的挑剔的……
老人真干净,真利索,看她身上那毛了边的衣裳,衣角都洗白了……
欧阳冬喝了一口水,说:“阿姨,您放糖了?谢谢!”
邵氏笑了,说:“你们年轻人,喝不惯茶的。”
童小非一直看着欧阳冬。
欧阳冬问:“几天拆线?”
“一个星期——妈,您忙您的去吧。”
邵氏说:“这孩子,欧阳来了,我怎么也得陪一会儿呀。”
“阿姨,您忙您的吧,我也不是外人,我和小童看一个谱子。”
“知道知道。”邵氏继续端详着欧阳冬。这姑娘,怎么长的呢?这不是从画上下来的吗?小非的皮肤一般女孩子都比不过,可让这姑娘一比,显黑了。说话也好听,象戏匣子里面说“新闻和报纸摘要”那个女的!家境也好,书香门第……
——难怪小非定了两条规矩……
“妈,您在这让人家多拘束啊……”
“好好,我走——看见没姑娘,翅膀硬了……”她出去了。
欧阳冬笑了笑,自己拿起茶壶倒水,还问童小非:“你喝吗?”
童小非摇头,说:“你真渴了……”
欧阳冬心想,我不渴也得喝呀。我都成罪人了。
“大夫有什么嘱咐吗?”
“不让做剧烈运动,注意别感染……”
“想起来真是怪吓人的。多亏你灵巧。”
“欧阳,我是不是太虎了?”
“别这么说,大家都说,看不出小童这么勇敢……”
“那我喊叫时你听见没?”
“听见了。”
“真丢人……”
“那丢什么人?疼就是疼。”
俩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不咸不淡地扯了有一个多小时。
该走了。时间短了不真诚,时间长了不礼貌。欧阳冬站起身说:“这几天忍着点儿,别拉琴了……”
邵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外屋地上,她见欧阳冬站起来,就走进屋说:“让你费心了,小非有这样的同事,真是……”
欧阳冬从桌子上拿起网兜说:“来的急,也没买到什么好一点的……”
邵氏看一眼网兜,眼睛里闪出惊讶和不安,说:“这怎么行,太破费了。”她开始和欧阳冬推起来。
欧阳冬没有着急,她想老人推几下也就收下了。但她错了,老人的眼里充满了企求,那粗糙的手不时坚定地磨擦在她那柔嫩的手上,两人都很坚决。
一直在旁边给母亲加油助威的童小非说:“这样吧,妈,留下两个罐头,别让欧阳着急……”
欧阳冬彻底绝望了,她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窘境。拿在手里的网兜象一块烙铁……
最后,还是童小非从网兜里拿出两个他认为最便宜的罐头。
此刻,欧阳冬死的心都有,这是为什么呀……
欧阳冬拎着稍微轻了一点儿的网兜走出门去。她吃力地笑着,强忍着不让蠢蠢欲动的眼泪流出来。这眼泪里可是饱含着屈辱和尴尬呀……
邵氏没有说“有工夫来家里串门”,而是说:“这大老远的让你跑一趟……”
童小非捂着肚子,坚持走到了门口,说:“欧阳,谢谢你了……”
欧阳冬向他凄然一笑,心里说:“我对得起你了。再见了……”
骑上车,欧阳冬的眼泪象开了闸的水,突突地往外冒……
毫无疑问,童小非母亲的所为,是由于她听了儿子对她的描述才做出的。就是说,童小非所描述的欧阳冬,是一个千斤小姐;今天屈尊莅临寒舍,我们诚惶诚恐!
童小非,你可真行啊……
自行车拐上了大道,运河尽收眼底,河里飘散来新鲜的水气。春天彻底来了。
欧阳冬下了车,摘下网兜走到河边。她控制着抽泣(鼻子怎么有点堵?),擦了擦眼睛。猛地将网兜里的东西一股脑地倒进了运河……
苹果、鸭梨、橘子、麦乳精、罐头……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中沉沉浮浮地远去了……
望着它们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小黑点,欧阳冬掏出手绢揩揩鼻子,把手绢胡乱地往兜一塞,向自己的自行车走去。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吃饭时,夏秋岚打听了一下童小非的情况后说:“小冬,你最近可瘦得厉害。排练还那么紧?”
“紧。要参加市里纪念5•23讲话的文艺汇演——妈,我吃完了。”
欧阳冬默默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夏秋岚看着欧阳冬的背影,欧父看着夏秋岚。
夏秋岚转过头,说:“你看我干什么?”
“小冬大了……”
尽管童小非被放在了大屋,尽管来看望的都是宣传队各个分队、乐队各分部的代表和童小非车间的工会主任、胡师傅等人,屋里还是显得很拥挤。看望童小非的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累得邵氏和童父一头的汗。
现在是最重要的一拨:李剀南、刘光明、周健、大宋……
躺在炕上的童小非一脸的若无其事,一本正经地说:“刘哥,咱们把活干笨了,挖的差不多时,栓上绳子一拉……”
除了刘光明,大家都笑起来。想一想当时童小非那血淋淋的肚子,现在他说什么大家都想笑——捡条命回来……
刘光明怎么笑得出来?要不是周健在这儿,他就会冲着这个小老弟大吼:再往下一点儿,你就成了太监了!你第一个保护的就是我,你要我今后怎么面对你家老人,你是棵独苗!你下半辈子怎么办?我下半辈子还能抬起头来吗?
李剀南小声问刘光明:“欧阳怎么没来?选代表并不限制她呀……”
刘光明笑了,也小声说:“她会来的,但人家公主肯定得自己来……”
李剀南想了想,哦了一声,问:“这两个宝贝还别别扭扭的?”
“早就好了,都有点过分了。”
“那可不好……”
说到这,他回过头对童小非说:“小非,林书记让我转达他对你的问候,他说他为你骄傲,由于为你骄傲,我的处分也就免了。”
童小非抬一下身子说:“太好了——哎哟!”他皱了一下眉头。
而就在此刻,在童小非家附近的一个副食商店里,欧阳冬正在一个个柜台前转悠着。她准备把钱夹里的15块钱都花光。想到这里,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和伤感充溢在她的心头,脸上自然也就有了很深邃的笑容,使柜台前的姑娘们更加不耐烦——这么漂亮,花钱还象流水似的,气谁呀?
一小时后,欧阳冬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装得鼓鼓的网兜,寻着门牌号,渐渐走近童家。
一个老妪推着车慢悠悠地经过她的面前,悠扬地喊着:“冰果一毛俩……”
欧阳冬试着推一下小院的门,门吱的一声就开了。她有些吃力地推着车进了小院儿。
她停好自行车,把网兜从车把上拿下来的工夫,邵氏从屋里走出来,两眼在欧阳冬的脸上和身上打量着,但没有说话。
欧阳冬说:“您是童小非的母亲吧?我是他一个宣传队的同事,我叫欧阳冬。”
邵氏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她一边说“是,是”一边打开门,让欧阳冬进来。欧阳冬和她谦让了一阵,还是被邵氏先推了进去。
当欧阳冬走过薄薄的坚壁墙时,童小非正挣扎着准备从炕上下来,不知是因为吃力还是着急,脸涨得通红。
欧阳冬和他的目光相碰时,童小非有些发窘,说:“你怎么来了?”
欧阳冬把手里的网兜放在桌子上,说:“你躺着吧,可别乱动。”
童小非还是坚持着坐在炕沿上,问:“我家不太好找吧?”
“好找,我有周健给我的地址——还疼吗?”欧阳冬站在他面前微微地弯下腰——那地方不能看,只能弯腰把意思表达了。
童小非摇头,说:“多大点儿事呀……”
这时邵氏从外面进来了——欧阳冬才想起来她进屋后,邵氏并没有跟着进来。邵氏左手拎着一把崭新的暖水瓶,右手握着一个椅垫。她冲着欧阳冬笑着说:“来来——”她把椅垫放在椅子上,又用笤帚在上面用力扫了扫。欧阳冬本来想坐下了,但不得不看着邵氏扫完椅垫,才坐下来。
邵氏又转身出了屋,在一个柜子里翻腾着。
欧阳冬说:“您别客气。”
邵氏一边翻腾一边说:“不客气、不客气。”
童小非说:“我妈就这样儿,你坐你的——骑车来的?”
欧阳冬点头。
邵氏又进了屋,手里拿着刚刚洗过的茶盘,盘里是茶壶和茶碗。欧阳冬特意看着那茶碗——是新的,没用过的。
“姑娘,喝口白水吧。难为你跑这么远的路……”
“您别客气,这样我太着急了……”
“小非说,在单位你没少帮助他,他可信你的话了。”邵氏一边给她倒水一边说。
欧阳冬终于感觉到屋里的气氛很怪异,很不舒服。邵氏的热情里搀杂着惶恐,殷勤中隐含着客套。她担心的场面还是出现了……本来她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到了他家,要做出粗粗拉拉的样子,给水就喝,给东西就吃,决不客气。可现在她更为难了——新茶碗,新暖瓶,你再表现也打了折扣。
她端着邵氏递过的茶碗,说:“我还真有点渴了……”然后便轻轻地吹着茶碗里的水。她打量着屋里的陈设——真是个从没见过的干净人家,这种干净是从墙角、桌缝儿、炕席缝儿以及窗帘、笤帚尖体现出来的,是经得起最苛刻的挑剔的……
老人真干净,真利索,看她身上那毛了边的衣裳,衣角都洗白了……
欧阳冬喝了一口水,说:“阿姨,您放糖了?谢谢!”
邵氏笑了,说:“你们年轻人,喝不惯茶的。”
童小非一直看着欧阳冬。
欧阳冬问:“几天拆线?”
“一个星期——妈,您忙您的去吧。”
邵氏说:“这孩子,欧阳来了,我怎么也得陪一会儿呀。”
“阿姨,您忙您的吧,我也不是外人,我和小童看一个谱子。”
“知道知道。”邵氏继续端详着欧阳冬。这姑娘,怎么长的呢?这不是从画上下来的吗?小非的皮肤一般女孩子都比不过,可让这姑娘一比,显黑了。说话也好听,象戏匣子里面说“新闻和报纸摘要”那个女的!家境也好,书香门第……
——难怪小非定了两条规矩……
“妈,您在这让人家多拘束啊……”
“好好,我走——看见没姑娘,翅膀硬了……”她出去了。
欧阳冬笑了笑,自己拿起茶壶倒水,还问童小非:“你喝吗?”
童小非摇头,说:“你真渴了……”
欧阳冬心想,我不渴也得喝呀。我都成罪人了。
“大夫有什么嘱咐吗?”
“不让做剧烈运动,注意别感染……”
“想起来真是怪吓人的。多亏你灵巧。”
“欧阳,我是不是太虎了?”
“别这么说,大家都说,看不出小童这么勇敢……”
“那我喊叫时你听见没?”
“听见了。”
“真丢人……”
“那丢什么人?疼就是疼。”
俩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不咸不淡地扯了有一个多小时。
该走了。时间短了不真诚,时间长了不礼貌。欧阳冬站起身说:“这几天忍着点儿,别拉琴了……”
邵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外屋地上,她见欧阳冬站起来,就走进屋说:“让你费心了,小非有这样的同事,真是……”
欧阳冬从桌子上拿起网兜说:“来的急,也没买到什么好一点的……”
邵氏看一眼网兜,眼睛里闪出惊讶和不安,说:“这怎么行,太破费了。”她开始和欧阳冬推起来。
欧阳冬没有着急,她想老人推几下也就收下了。但她错了,老人的眼里充满了企求,那粗糙的手不时坚定地磨擦在她那柔嫩的手上,两人都很坚决。
一直在旁边给母亲加油助威的童小非说:“这样吧,妈,留下两个罐头,别让欧阳着急……”
欧阳冬彻底绝望了,她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窘境。拿在手里的网兜象一块烙铁……
最后,还是童小非从网兜里拿出两个他认为最便宜的罐头。
此刻,欧阳冬死的心都有,这是为什么呀……
欧阳冬拎着稍微轻了一点儿的网兜走出门去。她吃力地笑着,强忍着不让蠢蠢欲动的眼泪流出来。这眼泪里可是饱含着屈辱和尴尬呀……
邵氏没有说“有工夫来家里串门”,而是说:“这大老远的让你跑一趟……”
童小非捂着肚子,坚持走到了门口,说:“欧阳,谢谢你了……”
欧阳冬向他凄然一笑,心里说:“我对得起你了。再见了……”
骑上车,欧阳冬的眼泪象开了闸的水,突突地往外冒……
毫无疑问,童小非母亲的所为,是由于她听了儿子对她的描述才做出的。就是说,童小非所描述的欧阳冬,是一个千斤小姐;今天屈尊莅临寒舍,我们诚惶诚恐!
童小非,你可真行啊……
自行车拐上了大道,运河尽收眼底,河里飘散来新鲜的水气。春天彻底来了。
欧阳冬下了车,摘下网兜走到河边。她控制着抽泣(鼻子怎么有点堵?),擦了擦眼睛。猛地将网兜里的东西一股脑地倒进了运河……
苹果、鸭梨、橘子、麦乳精、罐头……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中沉沉浮浮地远去了……
望着它们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小黑点,欧阳冬掏出手绢揩揩鼻子,把手绢胡乱地往兜一塞,向自己的自行车走去。
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吃饭时,夏秋岚打听了一下童小非的情况后说:“小冬,你最近可瘦得厉害。排练还那么紧?”
“紧。要参加市里纪念5•23讲话的文艺汇演——妈,我吃完了。”
欧阳冬默默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夏秋岚看着欧阳冬的背影,欧父看着夏秋岚。
夏秋岚转过头,说:“你看我干什么?”
“小冬大了……”
前一篇:怀旧长篇小说《胎记》(18)
后一篇:怀旧长篇小说《胎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