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胆固醇
文章的题目借用的是央视《生活早参考》栏目最近制作的一期节目。我每天早上打完乒乓球吃早餐的时候,正好是《生活早参考》、《身边》、《健康之路》等节目的播出时间,这些节目制作的非常好,贴近百姓的生活,既增加了自己的生活常识和营养知识,又给我每周必写的稿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张大叔早年丧偶,之后也没有再娶,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把女儿拉扯大。二十多年来他的生活都一直非常规律,身子骨也比较硬朗。可是最近几年女儿发现自己的父亲变了,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候恍恍惚惚还非常健忘。有几次女儿回家发现父亲总是重复买很多的面包,让她非常不解。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父亲每次出门总是提醒自己要买面包,回来才发现已经买了,但下次出门却又忘记了,家里买的面包越来越多,橱柜都放不下了,女儿每次回家都得把橱柜里的面包清理一遍。老爸这是怎么了?女儿决定带父亲去医院看看,诊断结果是老年痴呆,还不到60岁就得了老年性痴呆。在医院全面的身体检查后,有一项检查指标显示:张大叔的胆固醇严重偏低。做体检时,一般人都会胆固醇偏高,可是张大叔却胆固醇偏低,怎么会偏低呢?
原来在6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张大叔的胆固醇偏高,医生当时告诉他要注意饮食,尽量不要食用胆固醇偏高的食物。于是自那以后,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平时爱吃的鸡蛋不吃了,肉也戒了,动物内脏他是动也不动,在他看来,只要注意饮食,胆固醇就会降下来了。谁曾想,六年的时间让张大叔的胆固醇从偏高又降到偏低了,胆固醇偏低,真的是造成老年痴呆的元凶吗?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胆固醇:“胆固醇是机体内主要的固醇物质。它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是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体。人体每千克体重含胆固醇2g,体重70kg者总含量约140g”(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60页)。
胆固醇里又分了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阻止游离胆固醇积累于动脉壁和其他组织中,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者少;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人,发生动脉硬化的几率增高”(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62页)。
可以说,细胞离不开胆固醇,机体离不开胆固醇,人体内一旦没有了胆固醇,不但谈不到健康长寿,就连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命过程都维持不下去。
这期节目请到的营养嘉宾是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她对广大电视观众说:胆固醇低了的时候,会对我们脑细胞神经的养护大大降低,并且抗压能力、免疫能力以及反应能力都会大大降低,如果胆固醇低了,儿童少年不会太聪明,所以,婴儿添加辅食的时候,都会添加鸡蛋黄;对于成年人来讲,长期的胆固醇过低,老年人会出现老年痴呆,成年人还容易罹患癌症。当然不是说如果成年人胆固醇低了一定会的癌症,但是和正常人比,他的发病几率就会高一些。
由于是部队医院的营养师,她还特别提到:飞行员就决不可以胆固醇低,他只要在天上飞行,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就不能低于300mg,平常人每天有200mg胆固醇就可以了,这就说明飞行员的反应和抗压能力是离不开胆固醇的。
鸡蛋、动物性食品、动物内脏虽然都富含胆固醇,但它们所含胆固醇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鸡蛋里面有对抗胆固醇的东西卵磷脂,它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鸡蛋中的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大约为4:1,就是说4个单位的卵磷脂对一个单位的胆固醇,所以说鸡蛋里的胆固醇有那么可怕吗?对于胆固醇高并且代谢失衡的人来说,两天一个鸡蛋还是有必要的。
张晔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个老中医,90多岁了,每天吃4个全蛋,他身体很好,他一切都是正常的。鸡蛋的摄入量,对代谢失衡的人是不能不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胆固醇和胆固醇的来源都应考虑:鸡蛋,两天一个,没问题,但是像猪肝、肥肉、内脏之类的胆固醇,这些胆固醇吃进去以后在我们体内留下来的比较多,没有与之对抗的其他营养物质,所以这些胆固醇对我们的健康是不利的。
其实鸡蛋是非常委屈的:记得范志红博士在济南做电视节目时曾经说过:“一提起鸡蛋,人们马上就联想到胆固醇,在宾馆用早餐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能见到很多人把蛋黄扔掉,只吃蛋白,真是太可惜了!扔掉蛋黄的理由只有一个:其中的胆固醇太高。而蛋黄有什么好处呢?几乎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那鸡蛋黄可是能够孕育一个小鸡的生命呀!事实上,鸡蛋中的保健成分全部存在于蛋黄中。蛋清中只有88%的水分、钾和比较纯的蛋白质。几乎所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叶黄素、ω—3脂肪酸之类保健成份都在蛋黄里。吃鸡蛋而不吃蛋黄,就失去了吃鸡蛋的健康意义,还不如吃块豆腐了事”。
真的希望:鸡蛋不要再被误解,胆固醇不要再被误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