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骑行聂生村魁星楼宋家街庙宇 |
分类: 骑行拾趣 |

屏门左靠里院外墙,里院门设在东南一角;前院正南一孔穿堂式窑洞通向后院,后院下瞰宽广的河滩。如此巧设布局,颇显雅致而舒适!
进到里院,见四间正窑坐北朝南,窑面上部砖雕饰件、石雕出水大体完好。能将原始老宅维护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可惜门额砖刻被人为剔毁,显见是文革时期的极左人群所为。
透过锁闭的门缝,只见里面荒芜破败。据说,在村宋家后人数以千计,难道竟无一人挑头修复这座宏敞的祖祠?是无心无力还是不大团结?从古迹保护的角度亦应当有人干这件事啊!


有的门洞装饰砖雕斗拱;
有的门洞向后延伸至又一门洞,望之幽深有致。
这种串联式门洞不止一处,尽头处别开生面。
住在老宅的人家,多将窄小的随墙门封闭不用,从旁另开通时新的铁皮红漆大门。
仍旧使用门洞通行的住户,则对大门两壁做了修整。

东门附近一座宅院,门墙形同故宫“午门”,三壁围合的一方空地安放低矮石桌石凳,可四坐打牌,可对坐聊天。我一边拍照一边自语,这里有棵大树能遮阴凉就更舒坦了。有位蹲在南墙根吃饭的老年人接过我的话头,他父亲小时候,这道街的槐树很多,都叫日本人给砍了。
三间卷棚顶正殿前壁尽失,殿顶残破,殿堂里空空如也。

一通古老的“重修关帝庙碑”只有碑首、碑座散落殿前,找不到碑身置于何处。
举头看,檐廊天花板尚存,图案模糊。
而那樑坊、檩条的彩绘却还清晰,椽顶缺失不大,似有修复价值。村里人说,这老爷庙也是宋家祖先捐资修建,故有宋家庙之称。
踏乱草,绕煤堆,踩着不知源于何处流淌的粪水,来到东南小门,很费力地辨认那门头匾刻,好半天才看清是“龙王庙”三字。
小门以里,北边是庙院南墙的东便门,南边被一户人家的后墙阻断,西边筑了一道堵墙,仅余的方寸之地杂草及胸。闻得一阵阵臭气熏天,原来是一根三十公分直径的明管隐藏草丛,肆无忌惮地向四处里敞泄着污秽。
面对眼前这恶作剧形成的“安保”措施,断不敢再向前一步,只得拉近了摄影镜头,对准东便门匾额石刻,能看清“风雷布顺”四字题刻,分辨不了上下款字迹,门右一方几十行小字嵌刻那就更难辨认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