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河印象(美篇版3)

(2023-08-11 05:21:07)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散文杂感

桥河印象(美篇版3)

桥河自古就是陆城通往五峰、鹤峰、长阳乃至更远的巴东、恩施等地的水上交通重要节点。据说,自从有了陆城,老城內就有了城隍庙、广济寺和紫云观。到了清朝,以西正街为主干,城外的聚集区域就慢慢往西南扩展,也就有了自东往西的桥河口土地庙、新街口土地庙等。
土地菩萨不仅要管理这一带的山神水神树精花妖和所有动植物精灵,甚至还要承担冥府阴间阎罗鬼怪与阳世间芸芸众生生老病死种种关系的协调工作,所以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吏还是商贾,无论是船家还是百姓,对土地神的祭祀自来非常重视。陆城的土地庙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看护土地神的贡品,如“挂红大三牲”(牛头、猪头、羊头),百姓通过公议,一致决定请剃头师傅入住土地庙。
条件要求在剃头师傅的监管下,土地庙里香火不断,每次祭献的贡品至少保留三天。三天之后,剃头师傅即可以将祭献的贡品自己取食享用,也可做主馈赠他人。剃头师傅出现在清朝,别处的剃头师傅多半挑着一幅担子,手执剃刀沿街叫卖,给人剃头修面。只有陆城的剃头师傅能进驻土地庙。在看管土地庙的同时,土地庙也就成了剃头的铺面。史料记载,陆城一般商贾百姓大多都是到土地庙里剃头修面。
二十世纪30-40年代驻在桥河口土地庙的那个剃头师傅叫“祝二麻子”。、史料中说,祝二麻子活泼开朗,好交朋结友,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一直是陆城街上的热闹人。据说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年节灯会的各种“玩意儿”他样样能来,还会即兴编词,深受街坊邻居欢迎,虽不是官场中人,也不是商贾富翁,却被大家推为桥河“玩意儿”的“龙头”,而且连任多年,可见实力不凡。
一晃就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50年代,桥河口的土地庙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家煎饼铺。有人回忆说,说是煎饼,实为油炸肉饼。制作时先使面粉发酵,后加入面碱揉搓均匀,肉食切成细丝,配以佐料酱油、豆瓣麦酱、伏汁甜酒、生姜、葱、花椒等调和成馅。擀面成条形,铺上肉丝馅,再卷成圆筒,擀筒成饼,放入平锅内煎炸,至八成熟取出,集中到平锅灶内围沿台阶上顺码,锅覆其上。
待灶内余热自熟,待第二锅煎炸完时,第一锅已炕好,如此轮流制作,香气四溢,食客自然闻香而来。想一想,巴掌大的敷有一层芝麻的油炸面饼,就包了将近一两的瘦肉,花椒面、胡椒粉、蜂蜜、料酒和生粉等等佐料精配细调。此饼清香扑鼻,酥脆可口,一咬一口油,桥河口土地庙肉煎饼在当时的陆城无人不晓,成为食客记忆中最美的吃食之一。
陆城人刘志华写过《桥河鼎锅羊肉香》:“厨子们缩着短颈项,眯着眼睛,手起刀落,一阵横砍竖砍,就把几大堆肉丢在了鼎锅里。一只只黑鼎锅,显出庙堂般的庄重,散布在河滩旁,石头坝子上,草坪上,火一伸一缩的明灭,逗的汤水咕咕咕直叫。”“香气纠缠着炊烟,炊烟袅袅散开在河面,白茫茫的像一大群羊子,游牧在草原上;香气纠缠着我们,一直侵砌到了心底,年年月月让人们怀想着”。
张永久记得当年桥河整条巷子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芬芳、好闻的豆浆味儿,于是就连呼吸似乎也变得香甜起来。他记得当年桥河豆腐社有一二十人,每天忙忙碌碌,生产的有豆腐、豆腐干和其他豆制品,可在他记忆最深的还是那颜色金黄、冒着热气儿的香豆干儿。
写过《村上的将军》的阎刚对“桥河豆腐”记忆深刻,因为“再大些我们住在了外祖父家,每个星期去上学,我都要从桥河走。”和他说的一样:“那家豆腐店也改制倒闭了,但桥河豆腐并没有被人们遗忘,那豆香干独特的香味仿佛正从那两块紧闭着的大木门里飘散出来。”“不过,经年光滑的青石板街道上,偶尔也有人提着几块热噜噜的黄色豆干一掠而过,让我总感觉出那温甜的豆浆味,还有那伴有阵阵煤烟味的豆干味儿了”。
桥河由于位于清江与长江汇合处,自然历史悠久,而沉淀了厚重的历史,这条老街深巷也就承载了太多的传说;当然,当来自宜昌的老师们在张永久的带领下穿行在桥河巷的时候,桥河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桥河,无论是庙、桥和石狮都已经荡然无存。那么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和时代带来的经济变革都已经被岁月尘封,曾经的繁荣和喧哗也不见踪影。好就好在这里又成为了历史街区,那些被无数鞋底板磨亮的青石板还记录着当年的足迹,阳光下的那些百年古建筑重又变得生动,那消逝了的大声吆喝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车行就仿佛在那些残垣断壁上复活,将那些破旧不堪的旧木楼重又变得明亮和光鲜。
《桥河印象》第三部分写的既有传说又有过去的往事,那些传说和往事都尘封在发黄的史料中,有幸能略知一二,感觉有必要写出来,让自己和读者知道,桥河不单单就是一条百年老巷,也是陆城故事最好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