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宋长乐/钛媒编辑】纵观整个车载智能市场,大多数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车载智能系统来连接你的手机,实现间接操作。以苹果的 CarPlay 和谷歌的 Android Auto 为例,本质上就是你的 iPhone 或是 Android 手机上的应用,安装应用之后便可以用车载的触摸屏来操控手机。
苹果和谷歌的解决方案围绕的是导航这个核心,力求满足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的娱乐和社交需求。
事实上,车主更为担心的是,车辆行驶过程中连续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车主的担心,一些厂商想到的解决方案是:语音交互。市场信息服务公司
J.D Power and Associates
的调研数据也表明,56%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声控的导航系统。
尤其在汽车上集成语音控制,对驾车安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试想一下当你在行驶过程中,只需动嘴而不用手动、甚至转换视线来操作应用以及一系列需求时时,一切就会变得顺其自然。
不过,尽管 IT
厂商们在不遗余力的推进语音交互在车联网的应用,但关键是传统汽车厂商不开放接口权限,或者干脆自己研发智能语音系统,比如雪佛兰科鲁兹升级的
MyLink 智能车载互联系统,具备语音识别能力;福特引入 SYNC
车载多媒体娱乐系统,使得车载声控成为现实……迫使苹果、谷歌等巨头只能通过与汽车厂商达成某些方面的协作。同时,也倒逼欲进军车联语音交互领域的初创团队只能依赖用户市场走后装的路子。
相比“局部语音控制”,全局语音控制更智能
钛媒体近日在走访智歌科技时发现,他们正依托车载硬件产品,与科大讯飞合作专注车内语音交互技术的研发,其主打产品“i·智歌车载导航”就是一款基于
Android 系统的人车交互终端。在智歌科技董事长邸烁看来,
未来汽车内的任何操作,都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全部搞定,车内的语音交互将成为进军车联网最大的突破口。
但问题是,自然语言处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深奥的技术,语音操控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而目前大多数语音识别技术只是停留在噱头而不实用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局部语音控制”,
Siri 问世之后不就是频遭吐槽吗?而邸烁告诉钛媒体,智歌科技如今在做的是全局语音控制功能。
以汽车最常用的导航功能为例,传统的操作步骤是:进入APP、手动输入搜索目的地、选择目的地、进入导航界面、选择推荐路线、开始。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动操作,过程很繁琐,如果在驾车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迫使车主大多时候只能停在路边完成以上动作。
有了全局语音控制之后,想要导航,点击一下按钮,说出目的地,导航开始了;想要听歌,点击一下按钮,说出歌名,音乐播放了。
除了步骤繁琐和自然语言的识别,影响车载语音交互的另一大因素是网络限制,车内的信息娱乐系统的实现几乎都需要高速互联的网络环境支撑,传统汽车厂商们也是快马加鞭的在对车内的网络环境进行部署:
通用汽车与美国电信运营商 AT&T的合作推出流量套餐;
宝马在欧洲提供车内
4G Wi-Fi 接入热点模块; 奥迪允许消费者购买 4G SIM 卡插入车内的信息娱乐控制台;
…….
智歌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其已经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了针对车主的资费解决方案,每个月车主只需花费十几块钱,便可以实现实时导航、听音乐、查看微信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