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O意见干货不少,值得大声叫好!
一是推动注册制改革,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要素。后续如果能降低公司上市净利润条件,则为重大利好,可以大幅减少欺诈发行。二是允许首发时公司股东向公众公开发售存量股份。拟转让的老股需持有36个月以上,防止老股东快速套现。这一措施可以大幅增加首发时流通股数量,可有效遏制炒新。三是采取措施约束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报高价,报价最高的10%部分将不得参与配售。四是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减少一级市场纯打新现象并减少由此造成的首日开盘价控纵。五是建立网下向网上回拨机制,利于遏制新股开盘价过高。六是虚假上市的,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且发行人控股股东将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这一条可谓石破天惊,也是最有效遏制作假的严厉手段。
二、瑕疵也有
一是主承销商可以将网下发行的股票按事先公布原则配售给自己的客户。这一点可能造成利润输送。二是网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应优先向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这一点明显与市场化改革方向相悖。
三、对市场影响中性偏空
IPO重启事发突然,将对场内炒作资金形成震慑。投资者近一年来只所以热炒创业板,与新股资源不足有明显关系。IPO重启后,新股大量上市,将分流部分资金。同时由于引入存量发售,预计新股上市首日定价将显著下降。这与现有创业板股价虚高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打击当前创业板炒作热情。
一般投资者普遍将IPO视为利空,如此周初的低开可以预料。正因如此,炒作资金无法及时撤退。如欲撤退,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即周初低开后向上走,让普通投资者以为IPO重启不过如此,从而吸引场外资金跟风入场,方能逐步实现撤退目的。
可见,大盘短期走势可能是先扬后抑,创业板炒作浪潮年底之前或可休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