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经济数据,充分映证了蓝筹疲弱的合理性。工业增加值、出口、投资、消费,无一好转。CPI尽管回落至2%以内,但近期在美国干旱影响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升势再起。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之所以迟迟该调不调,通胀再起自然是最大的担忧。信贷增量虽可,但结构不优,票据融资占比继续大增,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依然没有改观。
从行情的结构观察,这一波主流品种是超跌和成长双轮驱动。这也意味着行情先天不足,从一启动就不具备大涨的基础。即使如此,能在弱市中呈现出现两周左右的反弹,已经不错了。尤其是很多小盘成长性股票再创新高。这与我上周的判断是一致的:“从成长性股票的轨迹观察,要么大幅回调以等市场大底,以么快速拉升以实现阶段性派发。也许乘大势反弹之际快速拔高,更符合场内资金的心态。”不过,股价涨到现在,大部分个股达到动态30倍左右市盈率,再度拔高的难度日益加大。
没有必要对反弹抱过高期望。如同价值投资者没有必要对指数过于在意一样。对于成长性股票投资者而言,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淡化指数,淡化得失,做到无论何种行情都能淡定自如。一旦你将短线得失带入到中长线操作之中,那么面对的结果很可能是前功尽弃。看起来似乎聪明的举动,从事后的结果看却是愚不可及。这是投资者要尽量避免的。
回到大盘,下周二前后是一个敏感的时间之窗。在此前后三天,大盘出现回落的概率极大。一旦震荡加剧,不排除反弹就此结束。因此对于持有绩差股的朋友来说,不妨自下周一开始,边打边撤。而对于持有成长股的股民来说,我关于大盘的观点,你不看也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