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大盘的下跌显然中石化和中石油起到关键作用。尽管两只股票跌幅不大,但作为前一阶段护盘的坚定主力,其倒戈对人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下午两点半前后,恐慌盘几度涌出均与此有关。许多人疑惑:石化双雄缘何变成了“双熊”?
我们分析,两只股票今天的下跌,与市场对油价上调的预期转变有很大关系。前一阶段,出于CPI有所回落的考虑,部分资金认为油价上调时机基本成熟,于是提前出手,博政策政策利好。但最近越南发生的货币风险,特别是CPI大幅上涨后引发的货向贬值倾向,大有演变成经济危机的可能,并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蔓延。与越南毗邻,并且经济面有相似之处的中国,不可能不引起高度警惕。在此背景下,各路资金意识到国家只会进一步加强价格管制,稳定经济运行,油价中期上调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预期落空,转而卖出两只股票就不难理解。
值得深究的是,即使油价上调的利好最终落实,按两只石化股目前20多倍的市盈率,最终也难逃下跌命运。在弱市中,给予这种成长性极为一般的超级大盘股以较高的市盈率并不明智,只是在加剧积累市场风险。去年在中石油40元左右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假如中石油跌到20元。许多人当时不理解。现在,根据弱市时市场的一般定位特征,我认为中石油的投资区间在8-12元之间,距离目前价格还有较大空间,风险不可不防。我们可以预计的是,如果两只石化股继续维持强势,只能说明大盘风还没有跌够;而一旦两只石化股价格落地,反而是大盘见底的时候。
到收盘时大盘还留下30多点的缺口未补,下周补缺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少资金在等着补缺后捡便宜货。不过我倒不觉得补了缺口大盘就可以绝地反击。最近盘中多空双方的反复较量,消耗了多头力量,大盘补缺之后,还有没有力量组织像样的反攻,确实值得商量。就当前的资金撤离态度、基本面因素等综合分析,我认为补缺并不是调整的最终目标,2800点一线或许才有象样的反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