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操作中信证券、万科、苏宁电器等行业龙头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深入思索,我对于龙头股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对于一般性公司而言,龙头企业起码有三重魅力,值得投资者品味和分享。
首先是业绩高增长的魅力。行业龙头之所以能在该行业占据龙头地位,除了资源禀赋外(如贵州茅台等),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股东结构、经营机制和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公司的股东结构和经营机制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而管理模式和决策经验会被继承和发扬。优势企业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创造的价值,很难被竞争对手所超越。一旦成为行业龙头,获取资源的能力和行业定价权便随之提升,进一步促使公司取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比如招商银行凭借其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创造了多年高增长的记录,招商创新业务所产生的手续费收入占比走在行业前列;万科的增长率尽管不是地产公司中最高的,但其既积极又稳健的成长模式却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其次是规模快速扩张的魅力。龙头公司的之所以能成长为行业老大,根本的原因还是管理。管理层的进取精神,对于公司的快速扩张起到决定性作用。苏宁电器上市以来,3年股价增长了44倍,主要利益于规模的快速扩张。如果张劲东满足于当初的空调专卖店,那么如今赫赫有名的苏宁电器连锁店便不会存在。苏宁的扩张步伐不仅让现有上市的零售类百货公司难以企及,就是同类电器连锁店也很难超越。中信证券也是典型的进取型企业,今年以来,就有收购深圳金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增发股份、受让华夏基金股权、拟与贝尔斯登进行战略合作、对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追加投资等扩张举措,每一次利好消息的公布,不仅刺激了即时股价,也对长期投资价值形成支撑。在房地产领域,万科同样保持着遥遥领先的竞争优势,王石的远见卓识,令万科的发展战略在业内树立了强大的天然屏障。龙头公司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强大的扩张能力,是一般公司所不具备和无法复制的。其他公司就是试图扩张,在融资上也会面临重重困难。而龙头公司由于其良好的市场形象,不管是增发配股也好,还是发行融资券,几乎是一路绿灯。这种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使得其业绩不断实现跳跃式增长,令二线公司望尘莫及。
第三是估值最大化的魅力。无论是中信证券、万科还是苏宁电器,在各自业界都充分享受了估值最大化带来的超额收益。从恢复性上涨的牛市初期,到市盈率不断提高的牛市中期,龙头股估值始终处于行业前列,一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5倍以上。龙头股估值的不断深化,引领了整个行业和市场的估值向前发展。在龙头股的估值面临暂时性瓶颈限制而逡巡不前时,整个市场的上涨步伐也会止步不前。整个牛市过程,就是龙头股带领市场估值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银行板块,由于处于快速增长期,市场给予板块整体接近08年30倍市盈率,而给予了招商银行35-40倍的优待。万科在40元时对应08年30倍左右市盈率,而二线地产公司在20倍左右,三线股甚至只有10倍——这就是估值的最大差异。市场之所以给予龙头股远高于平均水平的估值,正是因为其卓越的管理能力、稳健而积极进取的发展战略和超越竞争对手的高成长潜力,这是投资者愿意为优秀公司支付的高溢价,是市场对领头羊的褒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