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随着中字头板块行情的激烈飚升,市场两极分化的势头也达到了高潮。在工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海油服等连续逼空的同时,80%以上的股票不涨反跌,周五分化行情再次达到极致,沪指盘中曾经下跌4%,而深圳综指一度重挫5%,收盘仍下跌1%。赚了指数赔了钱的现象重新上演。
普通投资者如何在剧烈的分化行情中既能避险又能获利?这似乎很难。最近几天,许多股民在交流中说,指数涨了这么多,自己的股票也捂了几个月,可是不仅没赚钱,到最近反而变成亏损。这个现象其实还是比较普遍。
我觉得投资者趋利避险的关键,还是要转变思路。牛市发展到今天,几年下来,投资者对高价股的畏惧情绪基本消失,但对盘子大小的观念却仍然难以转变。我在上周文章中,分析了10月份的三大潜力板块,首当其冲就是以工行和建行为首的权重股,其次是优质的二线滞涨蓝筹,第三是节能减排受益概念。对于权重股的分析,不仅出于基本面,建行上市次日各路资金的抢盘迹象,也暗示了大量信息。所以权重股是放在第一顺序。根据一些身边投资者的交流情况看,真正买入权重股的寥寥无几。就其原因,还是觉得这些股票的盘子太大,涨起来太慢,“炒不起来”。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区。目前哪还有炒不起来的股票?真正决定股票涨跌的,应该是其背后的基本面因素,盘子大小早就不是问题。股民到今天仍然对大盘股敬而远之,说明价值投资理念的培养还是任重道远。离开基本面的支撑,去追逐一些概念的炒作,是一些股民,包括入市多年的老股民亏损的重要原因。
指数在6000点关前,市场分歧也明显加大。周五盘中的大幅振荡,也许只是冲关前的一次蓄意洗盘。短期内冲过6000点并没有太多的悬念。10月中下旬,仍然是做多的黄金季节。记得11月份适当收获就可以了。
本周根据计划,在37.2元卖出鞍钢股份。其余持仓未动。需要说明的是,卖出鞍钢,仅仅是为了资金流考虑,不参与其配股,并不代表不看好这只股票。钢铁股目前仍然是估值最低的一个板块,后期还会有良好表现值得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