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2005年至2009年表现分析

标签:
财经 |
继早前笔者尝试分析四大之首工商银行(01398:HK)后,今天再看另一旗鼓相当的四大内银建设银行(00939:HK)。
根据建设银行2005年至2009年的年报所披露:
- 总营业收入由人民币1,165.51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118.85亿元,复合增长12.69%;
- 除税前溢利由人民币553.64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387.25亿元,复合增长20.17%;
- 净利息收入由人民币1,165.51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118.85亿元,复合增长12.70%;以2009年计,净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仍高达78.68%,较工行略低;
- 净服务费收入由人民币84.55亿元增加至人民币480.59亿元,复合增长41.56%;
- 其他收入由人民币37.08亿元增加至人民币93.70亿元,复合增长20.37%;
- 客户贷款由人民币23,953.13亿元增加至人民币46,929.47亿元,复合增长14.40%;客户存款由人民币40,060.46亿元增加至人民币80,013.23亿元,复合增长14.84%;贷款/存款比率由61.37%略降至60.24% ,贷款/存款比率偏低;
- 平均净息差却由270点子减少至230点子;减值损失/客户贷款及垫款由64点子减少至54点子;
- 每股账面值人民币由1.28元增加至人民币2.39元,复合增长13.31%;每股盈利人民币0.24元增加至人民币0.46元,复合增长13.90%;
- 资本充足比率由13.59降至11.70;核心资本比率由11.08升至11.70,资本基础不俗;
正如工商银行资产项下有一项目为《金融投资》,建设银行资产项下有一项目为《投资性证券》。此项目由2005年人民币14,138.71亿元增加至2009年人民币25,599.28亿元,复合增长12.61%。此项目占总资产比例由30.83%下降至26.60%。据建设银行年报披露,金融投资项目包括应收款项债券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债券和权益投资。
根据建设银行2009年的年报所披露,应收款项债券投资包括:
- 财政部于1998年为补充原建行资本金而发行的面值为人民币492亿元,于2028年到期而固定年利率为2.25%的不可转让债券。
- 人民银行以信达公司向原建行定向发行面值为人民币633.54亿元,于2009年6月到期而固定年利率为1.89%的不可转让票据作为收购建行不良贷款。另外尚有一笔人民银行向原建行定向发行面值为人民币5.93亿元,于2011年6月到期而固定年利率为1.89%的不可转让票据。
- 人行已批准建行将特别国债及由人行发行的面值人民币633.54亿元及人民币5.93亿元的票据视为存放于人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合资格资产以用于清算用途。
- 信达公司于1999年向原建行定向发行的面值为人民币2,470亿元的信达债券,用于购买原建行同等账面价值的已减值贷款和垫款。该债券于2009年9月到期,固定年利率为2.25%。 2009年,有关的信达公司债券到期后延期10年,利率维持不变。财政部将继续对该信达债券的本息偿付提供支持。
根据建设银行2009年的年报所披露,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政府、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共机构共占99.34%,而非上市性质之持有至到期投资占近99.52%,2009年期内减值准备人民币60.86亿元,占组合0.43%。
根据建设银行2009年的年报所披露,可供出售债券和权益投资中包括债转股投资。
2009年期内总值人民币207.34亿元,占组合83.73%。有关债转股投资是根据中国政府于1999年的债转股安排建行获取若干企业的股权。部分债转股企业已上市但有限售期限制,限售期至2010年3月和9月结束。该类债转股的公允价值以相应股份历史波动率及限制条件,采用亚洲期权(Asian
Options)定价模型进行估计。笔者顺便一提,亚洲期权是一种奇异期权,基本上是某股票在一个时期内的平均价作结算。
笔者估计上述《投资性证券》虽然息低但风险也不大,但初步估计若Shibor持续高企,低收益的《投资性证券》会令其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事实上2009年贷款虽然大幅增长,净利息收入表现呆滞,业绩增长动力源自净服务费收入而已!
(详细资料请参看《Google Docs:建设银行(00939: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