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献礼
(2019-05-26 11:07:25)分类: 我的读书笔记 |
“牛”人献礼
河南焦作市焦东路小学
初见牛献礼老师,是在2003年河南省“百千万”工程组织培训,我作为“万”中的一员,来到郑州师专参与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其中半天的行程安排在河南省实验小学听课,我和几位数学学员选择学校安排表中的其中一节五年数学课,执教教师牛献礼,课题为《长方体的体积》。来到教室,一位身材修长气质儒雅的男教师站在讲台上,正与孩子们交流,从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能看得出师生之间的默契和幸福。课堂教学行云流水,自然流畅,长方体的体积一课在没有丝毫障碍的教学互动中顺利完成,孩子们学的愉悦,教师教的开心。我们这些学员们在听课结束后就离开学校,丝毫没有觉察到,我们听得这节课即将是一位数学教坛中的专家大师的课。
听说牛献礼老师,是在2012年,与时任焦作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闫永芳老师口中得知的。闫永芳老师与牛献礼老师是河南省“百千万”工程中“百”培训中的同学,因学术研讨而相识、相知并成为无话不谈非常要好的朋友。从闫老师口中得知牛献礼老师的丰富经历,曾获得全国数学评优课一等奖,因为个人善于钻研,教学风格特色鲜明,在小数界名声渐起,从周口市的一所小学走进了河南省实验小学,又先后辗转北京——杭州——北京两座城市任职,最终落脚到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就职。在我心中,有这样的经历的人一定是神人,纵横教坛,挥斥方遒,实在与我在省实验小学见到的牛老师本人差距真的是太大了。现实中的牛老师就如一位邻家大哥哥一样,低调含蓄,踏实本分,内敛中透着涵养,谦虚中显露智慧。
再见牛献礼老师,是在焦作师专国培班的邀请,为大家带来了一节《数字与信息》,在牛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亲身体验着生活中数字的奥妙与神奇,体会着编码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求真、求简、求美的数学课堂在那次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教的享受陶醉,学生学得酣畅淋漓,观课教师听得如痴如醉。也就在那节课后的不久,我就接到了区教育局师训科安排的“送教下乡”的任务,我毫不迟疑的将牛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原封不动的运用到我的课堂上,看到农村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的对数学的热情,看到农村教师因我复制的这节课而表现出的喜悦,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不单要在管理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在数学专业上更要有新追求,高目标!” 这些重燃的激情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也没想到的。
又见牛献礼老师,是在2018年11月12日,牛献礼老师来到我校与四年级的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节《探秘三角板》一课。精心巧妙的设计、发自内心的夸奖、幽默诙谐的谈吐,让四年级的孩子整节课中都处于一种真探索、真思考的投入状态,孩子们时而大胆质疑,时而低声交流,时而深思熟虑,时而兴奋感叹,整节课中交流的是真知,交融的是思想,碰撞的是智慧,流淌着是和谐。下课铃声响了,恋恋不舍的不只是孩子们,还有我们学校这些对小学数学充满激情的老师们,追问、合影、送别、互留电话成为自发的行为和一道风景。
从初见、听说、再见到又见,牛献礼老师做人与做学问的品质,从传说到网上查阅,让我在不断地追寻中发出了一次次的激动与感慨,同为同龄人,他就是标杆,他就是旗帜,既能让人闻之振奋,又能让人心向往之。身为小数人,身为山阳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身为焦东路小学业务副校长,我没有理由止步,更没有理由退缩,在焦东路小学数学教师群中,理应带领大家探索数学奥秘,追求理想幸福课堂,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后备人才,让焦东路小学这所全国地方名校因为有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