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只是一个载体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札记
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传递知识?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其它?答案显然是后者。“知识”是为“人”的生长服务的。教学时,千万不能为了教“知识”而教,要运用“知识”这一载体,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课始,先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 a/b (b≠0),然后——
师:除法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还记得内容是什么吗?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0除外。
师:为什么要“0除外”?
生:因为0不能做除数。
师:既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那么密切,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里会有类似的性质吗?如果有,你觉得这个性质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师:这是我们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所提出的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
生:还需要验证。
师:没错!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凡是猜想都需要进行小心的验证。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去验证呢?
生:举例子、画图
让学生独立验证,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生1:我举的例子是1/2,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得到的新分数是2/4,我又画了图(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发现1/2=2/4,所以这个猜想是对的。
生2:我举的例子是15/5,分子和分母同时乘10,得到150/50,15÷5=3,150÷50=3,所以15/5 =
150/50,这个猜想是对的。
师:生1是用画图比大小的方法,生2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化成小数比大小的方法,都发现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没有变化。有没有验证同时除以一个数的?
生2:我举的例子是4/8,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2/4,画图发现4/8和2/4大小一样。
师:看来大家举的例子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不过,猜想中说的可是“相同的‘数’”,我们举的例子可都是同时乘或除以“整数”,“小数”行吗?
生:试一试吧?
生独立思考,再次验证,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小数也可以,我举的例子是1/2,分子和分母都除以0.1,得到了10/20,用1÷2=0.5,10÷20=0.5,1/2 =
10/20,分数的大小不变。
全班同学一致赞同,都没有找到反例。
师:看来这个猜想确实是——
生:正确的。
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把板书补充完整,齐读)
师:分数的性质中提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想一想,如果分子和分母不是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而是同时加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改变吗?
生:我们举例子试一试吧。
生独立思考,尝试举例验证,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举的例子是1/2,分子和分母都加上1,新分数是2/3,画图发现1/2≠2/3。(借助实物投影仪边展示边讲解)
生2:我举的例子是3/4,分子和分母都减去2,得到1/2,3÷4=0.75,1÷2=0.5,3/4≠1/2。
师:经过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变化。
师:分数的性质中提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想一想,如果不是“同时”乘或除以,结果又会怎样呢?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课后,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一篇研究性报告,详细整理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建议按照如下步骤去完成研究报告:
我的猜想:
验证过程:
新的猜想:(若猜想不止一个,可以是“新猜想一”、“新猜想二”等)
验证过程:
我的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