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思考
牛献礼
数学概念教学到底是教“形式化的定义”还是追求学生思维上的“真理解”?显然,数学概念教学追求的是后者。学生是否理解一个概念不在于能否说出它的“定义”,而在于能否把握概念的本质,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该概念解决问题。
对于“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很多教师定位在会用“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描述百分数的具体意义。比如,学生看到羊毛衫标签上的“86%”能够说出这个86%表示
“羊毛含量是羊毛衫的86%”,就被认为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对于百分数和分数、比之间关系的探讨,则侧重于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而对于百分数和比的联系与区别常常只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没有涉及。笔者认为,这样教学,学生对于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深入,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不全面。要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不仅要会解释生活中百分数的具体意义,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量相比的关系;不仅要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还要理解百分数和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对学生的课前调研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读。对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如“果汁含量56%”、“含棉100%”
之类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百分数比较容易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解释它们的具体意义,而对于两个量的比较则表述不清。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思考不同生活场景中百分数的联系,即还没有从抽象的角度去认识百分数。对于百分数的写法,将近一半的学生写的顺序不对,或是百分号的写法不规范。显然,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要让学生认识百分数,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把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知识,帮助学生领悟概念的本质。
综上所述,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应该以分数和比的知识作为生长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为什么学习百分数?它在数学上、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再在描述百分数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情境中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进而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数学意义;然后再从数学意义的角度理性分析现实中的百分数的含义;最后,通过具体情境下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比较,弄清百分数与其它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