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点儿认识
——兼答张宇
“数学结合”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形结合”一词正式出现在华罗庚先生于1964年撰写的《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数学问题》的科普书中,书中一首小词“……,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象生动而且深刻地阐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也揭示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在这里,“数”主要指数、数量关系式、运算式、函数关系式、方程等;“形”则主要指几何图形与直角坐标系下的函数图像。理解抽象的数、数量关系与函数关系式不能脱离直观的图形与图像,同时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理解也不能离开从数量上刻画图形的大小、形状。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数学问题中的运算、数量关系等与几何图形与图像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使“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地统一起来。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渗透点”。比如:用好“数尺”、“数轴”,不但能将抽象的“数”直观形象化,而且也有助于理解运算,将运算直观形象化。再如,线段图是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形象化、视觉化的工具,教学中用好线段图,能化繁为简,有效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还能进一步明确和拓宽解题思路。另外,诸如借助于“面积模型”理解分数及其运算;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将“座位”平面图抽象为比较形象的“直角坐标系”,建立“数对”与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感知函数关系与图像的结合等等,都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载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有的“数形结合”只是借助形象的直观模型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它至多只能是“数形结合”方法的雏形。比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意义时,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利用“集合图”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做法,严格来讲,都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形结合”思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