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windows7vista微软安迪—比尔定理摩尔定律IT生态系统it |
分类: 我爱科技—谈的是产业趋势公司 |
10月22日,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将在全球同步上市。
万众瞩目、翘首以待,微软、业界以及公众本身从未如此统一。人心思变,一场席卷全球的Windows 7飓风近在眼前。
微软想借此一扫两年多来Vista销售不利的颓势。Windows 7原计划至少要到2011年才能上市,XP也将在2009年彻底终结。但Vista出师不利,许多公司主动放弃使用这款操作系统(兼容性差、硬件配置要求过高),微软不得不把XP的退休期延长至2014年。
上网本是另一个关键因素,Vista无法在硬件配置较低的上网本上运行,致使Linux一度占据了90%以上的上网本市场,微软为此不得不延缓XP的退休时间,忍受XP与Vista的左右互搏。虽然XP的发力让Linux在上网本市场的占有率急降至30%,但微软并不敢掉以轻心。
Linux给了用户一个尝试新事物的机会。如果人们习惯了在上网本中使用Linux,那么就可能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也安装Linux,将其作为Windows的替代品,这直接威胁到微软起家之本。而且,微软的杀手级应用Office也可能被Linux系统下的类似软件取代,微软将遭受双重打击。
这种情况下,提前推出Windows 7,逐步淘汰XP和Vista便顺理成章。可以预计,在Windows 7上市之后,微软将针对上网本市场采取特殊的行销策略,展开一场大规模的闪电战,彻底终结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的希望。
一个更新更好的操作系统,也是用户的普遍期待。Vista糟糕的兼容性是一场噩梦,XP则已8岁高龄,不管用得多么得心应手,但毕竟来自另一个时代,不仅安全性差强人意,而且正在失去微软的支持。
业界同样欢欣鼓舞,微软在IT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独特位置,使得每一次操作系统升级都成为产业链各巨头的一场盛宴——它几乎等同于用户更新机器。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推出Windows 7无疑是提振市场的好消息。
IDC预测,从2009年10月发布到2010年末,Windows 7出货量将达到1.77亿套,与客户端操作系统相关的新岗位将增加300,000个,整个IT生态系统将销售价值超过3200亿美元与Windows 7相关的产品与服务。2010年,仅Windows发布就将使全球IT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30%。
但这并不意味着,Windows7能直接刺激PC销售出现大幅增长。Gartner明确表示,不期望Windows 7的上市对於年底PC需求会有太大的影响,“实际上,我们更忧虑供应商可能会因为对Windows 7所产生的最初换机需求过度乐观,而导致过多库存延续至2010年。”
这是因为,Windows 7有一个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对硬件配置要求不高,这听起来平常,但却很可能是重塑计算机产业生态链的标志性事件。
英特尔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计算机内存和硬盘的容量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其他各种应用软件也越做越大。现在的计算机虽然比十年前快了一百倍,运行软件感觉上还是和以前差不多。这就是IT产业的一条重要规律——安迪—比尔定理。
安迪指的是原英特尔公司CEO安迪•格鲁夫,比尔则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全部好处,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让惠普和戴尔等公司收益,而这些整机生产厂再向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厂订货购买新的芯片、同时向希捷等外设厂购买新的外设。在这中间,各家的利润先后得到相应的提升,股票也随之增长。各个硬件半导体和外设公司再将利润投入研发,按照摩尔定理制定的速度,提升硬件性能,为微软下一步更新软件、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
安迪—比尔定理把本应是耐等用消费品的电脑、手机变成了消耗性商品,进而刺激了整个 IT 领域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产业的生态链。但Windows 7却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循环,这种变化看似微小,但未来影响却极为深远。“Windows 7是第一款把人们从20年的习惯中解脱出来的产品。” 微软高级副总裁比尔·维特所言,也许不仅仅是指用户体验。
不过,通过引导技术潮流,Windows 7依然为产业带来了更多机会。比如支持多点触屏,就引发了硬件厂商及相关产业对于多点触屏技术的开发热潮,使得支持该技术的硬件和PC已陆续面世。同样,其对多核处理器的支持和适应,也必将推动该产品的普及和并行编程的发展。
或许,这才是Windows
7飓风的风暴眼所在,在短暂的商业冲击波之后,整个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将发生缓慢但却是颠覆性的变化。摩尔定律对硬件升级的影响逐渐弱化,通过引导人机交互等技术潮流来促使硬件升级的做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软正在小心谨慎的引导、适应、重塑整个IT生态系统。
但是,在苹果、Google以及Linux等众多对手的追赶下,微软能否王者归来?
微软的三大追赶者
·苹果·
2009年8月28日,微软的老对手苹果发布了新的雪豹(Snow Leopard)操作系统。不可否认,雪豹赶在Windows 7之前发布,无疑是苹果来抢微软的风头,而且以软件升级的低价策略来动摇Windows用户的忠诚度。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每当微软发布新的操作系 统之时,苹果的Mac电脑总是会销量大增。目前,苹果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了两位数。
·Linux·
长期以来,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市场始终是微软Windows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但在 PC和笔记本电脑领域却不及微软的一个零头,但上网本的出现给了Linux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由于微软对上网本的前景判断失误,Vista又无法在 硬件配置较低的上网本上运行,导致Linux一度占据了90%以上的上网本市场。
微软在Windows 7中做了许多针对上网本的创新。可以预计,Windows 7上市之后,微软将针对上网本市场采取特殊的行销策略。由于Linux并不为任何一家公司所拥有,因此无力部署针锋相对的竞争性市场推广。凭借 Windows 7,微软完全有可能彻底终结Linux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的希望。
·Google·
2009年7月8日,Google正式宣布将开发操作系统Chrome OS。这是一个令微软心惊胆颤的消息,这也意味着Google开始向微软的腹地发起进攻。
尽管在短期内,微软或许还感受不到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微软不得不严阵以待。因为一些设备商正在青睐Google的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最初是为手机 而设计的,但开发商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它用于其他的计算设备之中。据谷歌称,Android系统除了可应用于手机之外,还可以用于尺寸更大的产品中。更有预 测机构表示,到2011年时,Chrome OS系统可能会拿到上网本操作系统市场13%的份额。有消息称,在Google的逼迫下,微软正打算推出Office的网络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