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6)
(2011-04-15 19:30: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罕台新教育 |
二年级学困生辅导手记(6)
文/魏智渊
为今天的辅导,没做任何准备。问题既渐渐清晰,只能在辅导过程中随机调整。
1
今天的练习,仍然从1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练习开始。
我先问,上一次错了几道?撖知道是6道。今天的错误如下:
1+8=10
3+6=11
4+6=11
7+1=10
其实有两道题目,他思考的时间比较长,但和上次一样,我必须让他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事实上也在进步),于是今天的错题数就是4道。
我又重新练习这四道,中间两道又错了。他挠挠头,自己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情。
今天虽然仍然是“摇滚算术”,但我发现他渐渐已经不再用手指计算,而是心算了,只是心算的速度不够快。只要留下来给足够的时间想,还是可以算出来的。
于是,我想:
(1)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频率,每天这样练习一遍,以后打乱顺序再来练习。
(2)要开始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要适当增加减法的练习。
2
今天继续玩游戏,拿出10个棋子,然后用手捂起来,再随意摸出几个,让他猜手里还有几个。
但是有变化,即我让他要从这个游戏中抽象出算式来。
例如,我从10个中拿出2个,手心里还有8个,这就是10-2=8。
练习几次后,让他开始编计算题。开始会编错,后来就对了。(但我没巩固)例如,我从10个里拿出4个,分成两堆,他就可以编出:
10-4=6
10-6=4
4+6=10
6+4=10
我没有大量地进行减法练习。
3
接下来,聚焦于进位加法。
“9+?”他做得比较好,偶尔错误,让他讲讲,就明白了。
“8+?”里面就有一些错误,例如“8+5”,会直接报错答案,让他讲一讲思考过程,他就会做对。因为他会按程序从5中拿出2个,然后得出13。但到了8+9,他仍然从9中拿出2个,我提醒他还有更好的办法,他想了想,从8中拿出1,这跟第一次辅导,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7+?”这一部分,他的错误就比较多。问“7+2”,他居然说是10,并且想了很久。但我观察到,他并没有数手指,我猜想:
(1)摆脱手指后,他还没有真正达到自动化,这可能需要一定数量的练习;
(2)心理因素也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一紧张,他就不容易反应过来。
练习完“7+?”之后,今天的辅导就结束了。中间我看了他今天的作业,有一道题目做错了,我让他列式计算给我看,是涉及到三位数不借位减法。他顺利地算出了,只是确实速度不快,例如“8-2”,也要想好几秒钟。
临走前,我让他自己没事时多练习练习10以内加法。(中间我来考查了他的乘法口诀表,基本能背下来,有两三处错误)
4
晚饭时,与桃夭、小院讨论202班数学,说到撖。
小院说最近发现撖不数手指了,桃夭说另一个学生(跟撖程度差不多)最近又在数手指。我说可能有时候题目困难一些,学生一紧张,就会倒退回原来的程序中去,毕竟,新程序的巩固有一个过程。
桃夭还说,撖刚才跟她讲了,说自己今天只错了4道,进步了。
我想从下周开始,不但要反复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也要将拉下的数学逐渐补上。
或许,周末我得翻一翻二年级教材。如果要补,我肯定要从概念初次建立时开始补。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