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佳叙事点评】借千山冷月说说网师尺码
(2011-02-15 16:17:3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 |
——读千山冷月网师2010年生命叙事
干国祥
千山冷月年度叙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eff5b0100oojk.html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招生简章的正标题是“寻找尺码相同的人”,但网师尺码由谁而定、据何而定,其尺度或自由度有多宽或多窄,它和“确保每一个生命主体成为自己叙事的书写者”这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在着怎样的紧张关系……这一切问题是不甚明晰且无法明晰的,因为清晰只存在于对具体案例的感受和理解中,而从来无法成为抽象的概括中。
我以为千山冷月的这一叙事对于网师叙事是个例外,或者说,千山冷月的年度阅读史被纳入十佳中是一个例外。这种例外很能够说明问题,它能够说明一种尺码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反,哪一种现象倒可能仅仅是表面相似而已。
网师成立之始,非常担忧一类特殊进入者--秀课者。因为公开课和优质课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着也扭曲着中国教师的形象与命运,而以我个人为代表的一批网师先进,倒机缘巧合,拥有着相当丰富的公开课所需要的资源,但如果新教育课堂项目真的成为这样一种让老师们在舞台上成名成家的工具,那么也就成了一场令人悲哀的闹剧了。
毫无疑问,称为“课堂”的学科教学,和称为“教室”的班级建设,确实是新教育研究中心所开发的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的一个核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真实的“教育教学教研”生活为核心,在这三个词语中,“教育”具有领先的意义,但“教学”具有最重的份量,而“教研”则是欲改进前二者的必由之路。
于是就有了网师关于课堂的双重悖论:害怕只为课堂(指公开课)而来者,同时又深知若不解决课堂问题,网师的存在将全无意义。
千山冷月的案例之所以是一个例外,因为他的叙事中几乎不涉及网师那么多的宗教性、哲学词汇等词汇,而只是在言说课堂。更明白地说,这一叙事是压根不讨论、不涉及公共的、日常的网师尺码词汇,而是自度出一个尺码:这就是我的网师生涯;这就是我的网师叙事。
事实上,千山冷月的叙事受到欢迎或者肯定的背后,蕴含着网师组织者对教育的一个冷酷的看法:身为教师,如果不能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不能解决班级管理问题,那么所有的美好都只是幻梦而已。
新教育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对我们想要有怎样的学科教学,怎样的班集体文化和学校文化,以及我们创造和选择怎样的道路、路径、方法实现它们,作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
简言之,我们想要超越分数但包含分数的学科教学,其核心是活的知识,即让生命丰富、充沛、聪慧、高尚的知识;而抵达这个目的的道路,则必须是非应试的“知识复活”(详见《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的相关论述)。
事实上作为网师的开创人之一,我清楚地知道:许多参与网师,并成为网师活跃分子的重要学员,至今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室问题”,更只有极少成员是已经顺利地解决了“学科教学问题”的。如果说前者借助于新教育儿童课程及其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还较容易顺利地解决的话,那么后者,除了少数在经历中既掌握了应试法门又能够偶尔上几堂好课的成员外,大多数学员仍然是发怵的。
通过课堂(学科教学)而站立于学校之中,大地之上,这也就是千山冷月这一叙事的积极意义。
咋一看,我们可能会追问,千山冷月似乎只选了一门课啊,那么那些同样认真对待《论语》或者《西方哲学史》的学员,其经历有可能评为年度十佳叙事么?答案是:不太可能!
在大家忙碌拥挤的教师生涯中,选择在网师进修,这本身就是一个为生活加压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人每学期只咬定一课,确保一课的选修成功,这应该是一种明智。但我们不可能把这种明智,理解为优秀生命叙事的样例。让千山冷月的叙事成为十佳叙事的原因有一个潜台词:你是否通过网师课程,解决了一个职业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学科教学?
如果不能解决教室里的事--包括班集体建设和学科教学--那么无论言词多么美妙,新教育以及网师,都只是在玩火,在非生即死的职业中,玩一种叫过度浪漫的游戏。
我甚至更严重一点说:哪怕你是通过威权教育,应试教育,也得先把自己的教室做得像个样子,不至于周围人鄙夷了,然后你再来言说新教育吧。(当然如果你有信心在游戏的终端让大家大吃一惊,让大家明白你只不过是在玩一个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游戏,则另当别论。)
是的,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残酷的教育现实中,我们绝不赞同让自己轻易地成为那残酷的教育现实本身,但是,我们更不能赞同的,是让自己成为现实生活的失败者,仍然忿忿不平地诅咒现实。
这就是千山冷月年度叙事的意义:无论如何,我得把自己手中最重要的事,咬紧牙关做好了,而且,我还不让自己用自己鄙夷的方式去达成目的!
然而,正像千山冷月说自己的课堂理想,目前抵达的只是三重境界的第一重而已一样,千山冷月这个年度叙事目前抵达的只是生命三重境界境界的第一重境界:务实。
真正美好的生命叙事,在永远不失务实基础的同时还有两个境界:明净的思的叙事;荡气回肠的诗的叙事。也就是存在的思与诗。
当然,千山冷月最终将抵达这些境界,正如他最终抵达课堂的后两个更高的境界一样。它们在生命中原是同一真理,无非是体现于课堂上,还是年度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