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年度叙事精选(28)】做个地地道道的南瓜——和风同尘年度叙事
(2011-01-30 01:21: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 |
做个地地道道的南瓜——和风同尘年度叙事
提交人:和风同尘
邮箱:871348229qq.com
主题帖:http://bbs.eduol.cn/dispost.asp
?boardid=112&postid=429692
提交时间:2011年1月29号
我不能证明岁月有脚
【美国】狄金森
我不能证明岁月有脚——
然而确信它们奔跑,
证据是已完成的序列,
已成过去的征兆——
我发现脚有更远的目标——
我对一些目的发笑——
昨天,它们似乎宏伟——
今天,要求已更高——
我不怀疑昨日我的自我
曾经和我完全相称——
但是匹配不当,证明——
它已落后于我的生命——
2011年1月28日一天天的临近了,但我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年度叙事。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不敢的原因是自己生命的苍白和这一年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博尔诺夫在他的《教育人类学》说过,只有在向公开表白的突破中,人才会真正清醒过来。所以我必须逼迫自己说出自己的懊悔、沮丧、迷惑,既然是我自己叙写了这一年的故事,无论是有多心酸、有多苍白,我都要为它负责。要不想在懊悔中生活,就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罪责进行一个彻底审查,革新洗面,以新的姿态来叙写下一年的生命。
一 两个班的班主任
2010年初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安排我任两个班的班主任。120名十七八岁的孩子遭遇了我,在我苍白的说教中,喜怒无常的管理中度过了他们一段青春的日子,没有温暖,没有喜悦,更没有庆典。
从教十年,我一直自信自己的说教,相信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没有摆不平的学生。然而一个月下来,就狼狈的败下阵来。自习纪律乱的就像一锅粥,训斥了这个班然后再训斥另一个班,按下葫芦起来瓢,道理讲尽,双腿跑细,也很难让学生们静下来学习。一个月内多起打架事件发生,而且每次都是群殴,甚至我本人都遭到学生的匿名电话恐吓。早自习总有十几名学生要迟到、旷课,很多学生掐算着我的时间,想尽办法脱离我的视线逃课。
面对这些 “冤家”,我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于是也拿起了棍棒来应对他们了。每天我站在教室的门口,手中挥舞着棍棒,责打着每一个违纪的学生。我对自己当时的作风是很讨厌的,但为了工作进行下去,我只能那样做,因为我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然而并没因为体罚秩序变得好起来,临近期末,旷课变得明目张胆,打架更加频繁了。在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快点放假,下一个学期说什么也不任班主任了。
工作变得索然无味,已没了教育的因素在里面,最多只是算我谋生的一种手段。每天如同一台机器,机械的重复着既定的程序,面对不听话的学生,不通情理的领导,乱糟糟的工作局面,只是疲于应付。生命里没有激情,没有追求,没有目的,有的只是满腹的牢骚和怨气。
反思这段痛苦和无奈的经历,我想从学校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还记得那天校长安排工作的情景,校长把一人干两个班的班主任看成是改革,看成是创新,想当然的认为通过加大班主任工资投入就可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无视教育的规律,一味盲干,结果是带来了教学上的灾难。教育不是种庄稼,做不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真正的教育必须是指向每一个是生命的,每生命都有不同的生长特点,自然提供的土壤、温度、养料也不一样,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教育是如此复杂的事情,领导却把它简单化,还认为是一大贡献。这几年,学校的教学已走向了极端,每个年级都重用灭绝师太式的老师,没有思想,没有人情味,说白了就是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学校的制度、政策、设施就是生产本科生的机器。成绩就是硬道理,成绩就是生命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班主任作为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不需要思想,领导已经把我的工作流程设定好了,只要有比较好的身体,和为四十三万全县人民负责的责任心就够了,操作技能时间就可解决。遗憾的是生产机器在这一学期出现了故障,年级组的几个人员争名夺利,致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行,我们这些工人们也只能磨洋工了。反思自己,我如果训练有素,能够独立的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局面也不至于此。世间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解决的,甚至有悖于自己的理念的,但是不是因此一味发牢骚、泄私愤呢?那不就成了网师人所说的阴冷的虚无主义者了吗?我何尝不是呢?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了,他们对我而言是产品还是活生生的生命?我是一个农夫还是一个园丁?我无言以对。不过我还是很庆幸在这一学期遭遇了新教育,遭遇了网师,遭遇了干老师、魏老师,网师中一个个的南瓜们,让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二润泽的教室
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新的学期年级组领导进行了更换,这台生产本科生的机器又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学生打乱后又重新分了班,这次我成了一个班的班主任。
由在新教育的边缘游走,到参与网师课程的学习,对魏老师和干老师个人空间的文章的阅读,再加上一个暑假的反思,我最终皈依新教育,把网师看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一个新的班,我将用我在网师里所学的东西在这个班开展我的工作,我要让孩子们的生命因与我的遭遇而变得精彩,我要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润泽的教室里,我要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为我教育的行为准则。在开学的第一天,8月29日我就向郑重学生宣布:在本学期我将在我们班构建一个润泽的教室,每个人将在这儿都能安心的、轻松的与他人交往,构筑一种基本信赖的关系,作为班主任的我将认真倾听每一个同学的心声,每一个同学将会在这儿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一个同学在这儿都能有尊严的书写自己的生命。虽然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但我将用实践对其进行清晰地表达。
开学伊始,我要求自己绝不再体罚任何一个学生,高二十班不再被看成一块种了庄稼的田地,而是培育了六十种有着不同生长特点、不同收获季节的名贵花草的花园。我力求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为这六十名学生带来美好的东西,要让他们的生命因与我的遭遇而变得阳光灿烂。由于受《静静悄悄的革命》这一本书的影响,首先我致力于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和高效的交流机制,在座位上适当的做了调配,再就是在课堂上言语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积极的为学生创造交流机会。还有为此专门开了一次班会,讲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的重要性,以及交流的方法。开学的第一个月,年级组对纪律要求的异常的苛刻,严谨在自习课上说话,但我还是坚持在自习课上在尽量不干扰他人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讨论,为此被年级组扣掉了很多的分。并一再引用朱永新老师的石头汤的故事,来树立班级荣誉感,强调自律。一个月下来纪律卫生的考评倒数,但学习积极性明显的提高了,讨论问题的多了,到办公室请教老师的多了。遗憾的是一个月后的月考,班内的成绩相比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加上纪律又不好,遭到了领导的点名批评。
10月20号,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和我的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标语口号的制定,运动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安排等等,大力动员班委和积极分子来出主意想办法,力求全员参与。不知是由于我的鼓动,还是主要因为我遇到了一群善良的孩子,在运动会期间,有的学生发着烧进行完比赛,太让人感动了,最后意想不到的是我班取得了第二的成绩(第一是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班)。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的微妙,你拼命的追求可能很难得到,但就是这样一次活动,一个强有力的生活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悄然形成了。运动会后我激动的向学生说:“我总是在说给大家带来美好的东西,实际同学们也可以带给我很多美好的东西,今天让我终生难忘,谢谢同学们!”以下是我班一个学生在年度叙事里的一段话:时间在流逝,同学们的交流愈加亲近,学习热情更加高涨,难以形容你追我敢热火朝天的场面……
11月初举行的期中考试中,我班以绝对的优势列于全校的第一位。在从教的十年里,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教育生活的幸福。这种幸福不仅仅是分数带来的,我觉得我们班已形成了积极、健康、团结、信任、尊重良好的班级文化。接下来我将还会通过班会和一些活动,积极地把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成为它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里很感谢魏老师的为网师班会写的文章,有一些文章我多次引领学生阅读,甚至有一些思想化成了我班学生交流的语言,一篇篇劝学篇,不但激励着我在网师的学习,同样化成了我的学生学习的动力。
2011年1月12日,学校举行了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班毫无悬念的是同类班级的第一名,个人所教的数学成绩也是同类班级的第一名。我有些飘飘然,感觉自己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近几天在写自己的年度叙事的同时,我也要求学生写年度叙事。看了学生的生命叙事,颇受震动,才认识到高分数的背后,有着很多的不足。口口声声承诺自己的教育指向每一个生命,但我还是指向了高分数。
几个学生的叙事道出了我赤裸裸的指向分数的卑劣行径。
一个学期下来,无论进步和退步,班主任都没找到我……像空气中的尘埃……想找班主任谈,没有勇气……
老师在上面讲得有声有色,自己的眼睛盯着黑板,心却跑到了海角天涯……遇到不会的看教材完全解读,但又不愿问老师……
每当遇到问题想问老师,可总有一种力量阻挡,你是一个差生,问了也没有用,再说问题一定是很简单,只有你想不到。……我总是在徘徊,在犹豫,……被这种力量所控制,怎么也逃脱不出来……
我曾努力学习,坚持了三个星期,上课一节没睡觉,早晨每次进教室的时候都是前十名,可时间磨灭了我的决心……老师根本不管我们这些差生,连看一眼也懒得看,我放弃了……
这几天有一种声音一直敲打着我的心灵,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依旧是一个种庄稼的农夫?新教育是不是与我的教育教学毫不相关?换了另外的一个班主任,这个班的成绩是否还要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的教室里,我没有把教育指向每一个生命,教室里有很多的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痛苦的活着,新教育的理念在我这儿很多只是形式和口号。
三读书生活
2010年4月初,在百度搜索资料时,无意识的打开了教育在线这一网站,看到了网师的招生简章,4月13日我上传了自己的阅读史,4月18日正式成了网师的一员。进入网师选修的第一门课是《给教师的建议》,在我选修时,这门课已经进行了一段,我算是插班生。《给教师的建议》是多年前学校为老师们发的一本书,一直躺在书橱里睡觉,今天派上了用场。在之前我总把自己看做一个读书人,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阅读能力,但进入网师对《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时,才发现自己并不会阅读,阅读时批注不会写,速度跟不上,不能准确的梳理出要点。文章很容易读,但文章背后,苏翁的教育思想却很难扑捉。这是我有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一次阅读,它不再是不求甚解的翻翻而已,这本书的阅读使我懂得了知性阅读和啃读。这门课的作业没有过关,想想原因还是自己的精力投入不够,在作业之前没有认真的再读一遍,同时忙着其他的事情,作业有些匆忙和应付。
想想那段时间,管理着两个班,上着两个班的数学课,还在驾校学车,即使进入网师,也只能算是游走在网师的大门口,确切的说没有真正的投入。接下来对《静悄悄的革命》的学习也是半途而废,只是在暑假里自己又结合讲师的课堂记录,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批注,收获还是很大的,关键的是书中的一些理念在我的教室里得到了实践。在暑假里,《论语今读》我读了一些,但最终还是无果而终。几本书下来,面对网师的学习,我对自己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魏老师的选课建议是对的,选课必须量力而行,网师是高品质的学习,甚至大学里的一些课程的学习也是无法相比拟的。缩小战线,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两门课上,做精确性阅读是必须的。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期内,我选了干老师主讲的心理学,和魏老师的教育学,不过感觉还是有些吃不消。至于数学课程中小院主持的研课,我心向往之,但不敢再分心了。心理学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能够让前些年一些遭遇留下的阴影得以消退。魏老师主讲的《教育的目的》和《教育人类学》,我都一路跌跌撞撞的跟了下来,课前认认真真的预习,课下研读授课记录。由于自己哲学基础差,还是对一些问题读的糊里糊涂。接下来的寒假,我将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人类学》再做一次深入的阅读,完成自己的作业。
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进入网师没有看到自己精彩的一面,感觉自己就像是躲在黑暗角落里的一个小丑,有的只是愧疚。学习不够投入,不够认真,辜负了讲师们的一片心意,而且不讲信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猛然想到自己训斥班里几个不认真学习学生,有时气的睡不着觉,而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魏老师那温和的眼睛里是不是有了失望,有了愤怒。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承诺:我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投入到网师的学习,我将以坚定的信念来践行新教育,我将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南瓜立于这世间。
最后祝魏老师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和风同尘于2011年1月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