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17岁少年不堪责备跳楼轻生”的反思

(2011-07-12 01:20:30)
标签: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对“17岁少年不堪责备跳楼轻生”的反思

在网络虚拟的刀光剑影中沉溺了5天之后,17岁少年钟文芬用最惨烈的方式与世界决绝——从不到10米高的阳台上一跃而下,头部着地后当场死亡。钟文芬一家来自广西钦州灵山县,3年前钟文芬随父母来广州后,被学校开除后一直辍学,网络游戏成为他生活的主角。钟文芬的弟弟告诉记者,哥哥在7月2日偷了父亲200多元后,在网吧玩了5天5夜。7月7日下午6点20分,被其父批评“只会玩”后,钟文芬从3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7月10日《南方日报》)

据报道,钟文芬在网吧呆了4日4夜后,回到到家中,就赖在床上不起。家里正准备吃晚饭,父亲老钟就偷钱上网的事说了儿子几句。“不算骂,声音也不大。”钟文芬跳楼的举动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却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反思。

我们先看看钟文辉的人生轨迹:因为经常不去上课,初中未毕业被开除,平时在家里上网玩游戏,没有找工作,由于二手电脑配置低,每隔段时间就去网吧玩劲舞团和魔兽世界,上网的钱多数是偷家里。钟文辉无疑具备了网瘾少年的所有特征,让人遗憾的是,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家人的重视,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

这是一个教育的悲剧,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失败案例。据湖南树人青少年特训学校统计,每年,都会有近万名家长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咨询网瘾的问题,事实上,需要咨询的家长绝不止一万,每10名青少年中至少有4成有网瘾倾向。这也就是说,网瘾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我们亟需通过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疏导这种行为。

当前,网络上开通有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平台,有在线和电话咨询,但仅此显然还不够。我们需要以花季少年不堪责备跳楼轻生为鉴,加快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干预力度。

首先,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网络和电话咨询渠道,广泛宣传,使更多家长和青少年懂得运用这些渠道解决自身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家庭,通过深入走访,比如,老师假期要勤于进行家访,让与学生和家长深入沟通成为一种习惯,比如,社会力量需要给予青少年更多关心关爱,可以开展丰富而有趣味的公益性活动,帮助青少年走出网络构成的生活。

再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慢慢学会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尤其是在面对网瘾问题时该如何处置,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网络阴影。

如此,才能避免跳楼轻生的悲剧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