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女仙诗

(2012-02-03 07:17:31)
标签:

吴城小龙女

惠洪

冷斋夜话

黄庭坚

吴头楚尾

异闻总录

树萱录

房子

文化

分类: 房子的收获

    这几年好多了,以前走到各个景点,发现密密麻麻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到此一游”,这种现象曾经是几十年间国人最大的爱好。不知道该斥之为狗狗撒尿还是没边的很“二”的虫。

    文人墨客随处题写,本来是最儒雅的事情,换做不解风月的白丁,确实很煞风景。当然,也未必非是名士大家才有权留香,倒是很多平常之处显露出非凡之意。

 

    宋代无名氏撰写的《异闻总录》中有一则故事:

    鲁直自黔安出峡,登荆州江亭,柱间有词曰:“帘卷曲栏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鲁直读之凄然曰:似为予发也。不知何人所作?所题笔势妍软欹斜,类女子,而有“泪眼不曾晴”之句,不然则是鬼诗也。是夕,有女子绝艳,梦于鲁直曰:我家豫章吴城山,附客舟至此,堕水死,不得归,登江亭有感而作,不意公能识之。鲁直惊寤,谓所亲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

    如此哀怨的场景,恁般美丽的女子,孤独地凭栏远眺那望不见的家乡。宋朝洪刍《耿方乘》中载:“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中下游,楚地长江的中上游。汉高祖建汉,以豫章江为名在南昌立郡,从此豫章广义代表江西,狭义借指南昌地区。

http://s14/middle/4ea69c3ftb80bcebc692d&690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南宋魏庆之所著《诗人玉屑》中收录并注明引自《冷斋夜话》,都称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因黄庭坚乃是当时与苏轼并称“苏黄”的大词人,权威之言,便成定论,以致《全宋词》收录此词时,亦署名“吴城小龙女”。《宋史》中载小龙女乃宋时民间传说的神魔人物。至于此词缘何出于神魔之手,薛砺若说得明白:“大约向来以为系龙女所作者,以词境过于凄冷,殊不类人间语,因有此传说耳。”

    曾经看过《冷斋夜话》,却没有这个故事,因为年代久远,这部书被删节或者散失过,所以不敢妄谈,据说清代就有人考证这个故事和这本书没关系。历史谜团遍布,无解的太多太多。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但是却宁愿沉醉于这委婉凄迷的氛围之中。


http://s3/middle/4ea69c3ftb80bdcc90ed2&690   《冷斋夜话》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诗僧惠洪,这部作品和他的作者后世受到了不少的非议,而且他又被黄庭坚所赏识。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先生又是一个“吴头楚尾”。

    所以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相信,这里面有问题。但是,何必非要究竟呢?揪净了就什么都没了,不如就让这层粉红的纱幕笼罩着吧。就像身临梦中,独自咀嚼那份感受吧。

    无名、佚名、阙名,少了上面这个故事,也就少了很多味道。

 

    譬如唐代刘焘所著《树萱录》:湘中女。番禺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诗云:“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顷刻不见

    这又是一个神来之笔,但是对比小龙女的故事和诗句,虽然更近真实,但却颇少意味。魏庆之等人将之归为鬼诗或是灵异,全唐诗收录的时候,干脆把附录故事去掉,直接将作者唤作“湘驿女子”。

    那就讲个更真实的诗事吧,也是关于仙诗的。


http://s8/middle/4ea69c3ftb80be62734a7&690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中有下面一节:

    余从军西域时,草奏草檄,日不暇给,遂不复吟咏,或得一联一句,亦境过辄忘。乌鲁木齐杂诗百六十首,皆归途追忆而成,非当日作也。一日功加毛副戎,自述生平,怅怀今昔,偶为赋一绝句,曰:雄心老去渐颓唐,醉卧将军古战场,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林霜。毛不解诗,余亦不复存稿。后同年杨君逢元过访,偶话及之。不知何日杨君登城北关帝祠楼,戏书于壁,不署姓名。适有道士经过,遂传为仙笔,余畏人乞诗,杨君畏人乞书,皆不肯自言,人又微知余能诗不能书,杨君能书不能诗,亦遂不疑及,竟几于流为丹青,迨余辛卯还京祖饯,于是始对众言之,乃爽然若失。昔南宋闽人林外题词于西湖,误传仙笔,元王黄华诗刻于山西者,后摹刻于滇南,亦误传仙笔,然则诸书所谓仙诗者,此类多矣。

    这个章节被某些半吊子文人当做卷十四,而且作为仙诗的举证,真可见有文化的文盲对文化的践踏,上网搜罗有关链接,全都是这个谬误。愕!讹!恶!

 

    清初长白浩歌子的小说集《萤窗异草》中鬼诗颇多。有一首是:“安不居官好,一了便烦恼。醜者半不知,人去他来了。”诗写得不好,不过其中藏着字谜,每句一字,合成谜底就是作者的身份:“女子鬼也”。这本小说的作者也是一个谜。

    仙诗也好,鬼诗也好,终究都是人写出来的,也是给人看的。
    我们应该好好看看。
邓丽君*但愿人长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呢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