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直-书法-苏黄-核舟


标签:
黄庭坚宋四家苏门四学士松风阁诗贴砥柱铭书法文化房子生活核舟记 |
分类: 泪眼婆娑中的文化苦旅 |
http://s9/middle/4ea69c3ftb825739bc308&690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明代冯班《钝吟杂录》中讲他的行书:“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至于他的草书,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
http://s9/middle/4ea69c3ftb825607b4758&690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行书精品中最负盛名的,不减羲之《兰亭》,直逼颜氏《祭侄》,是自作七言诗并行书。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http://s5/middle/4ea69c3ft78d08df94f74&690
该作品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沈周题跋)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
http://s6/middle/4ea69c3ftb825db4af595&690
http://s12/small/4ea69c3ftb825e78a4acb&690
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http://s11/middle/4ea69c3ftb8262e8f4f7a&690
说起来,我对他的作品了解也不是很多。除了上述一些作品涉及美术和拍卖范畴,多少知晓一点,其他最深的印象反而是中学的那篇课文。很多相同年纪的朋友这会儿应该能回忆起来了。
鲁直这个名字出现在那篇《核舟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