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
尹浩鏐
第三节,养生与運動
“動則不衰”是我們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觀點。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宇宙生物界,特別是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運動的特徵,因而積極提倡運動保健。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機體內各個組織器官和系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衰老和退化,特別是那些平時缺乏運動鍛煉者其退化性變化更爲明顯,臨床主要表現爲骨質疏鬆、肌肉鬆弛、關節僵硬、四肢伸展不便,全身行動遲緩,應激能力減退等衰老現象。具體表現在骨骼方面,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小,數量減少,出現骨質疏鬆等骨鈣負平衡狀態。老年人骨骼內化學成分如膠原粘蛋白減少,無機鹽增多,骨的彈性和韌性就差,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老年人關節方面表現爲關節滑膜萎縮,滑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變薄,增生面骨化,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老化,容易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礙,形成老年性關節炎。在肌肉方面,老年人肌肉在體重中所占比例逐漸降低,由於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降低、不應期延長,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需要較長的發動時間,才能達到最高能力。據有關專家預測,二十一世紀百年中,城市居民的體力勞動量將逐漸減少百分之十五左右。隨著科技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屆時影響健康和誘發早衰的“老年慢性運動不足”問題將更加突出,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創造條件參加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