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重申”,愿见“疗效”
(2010-08-04 14:42:33)
标签:
杂谈 |
■ 曹旭刚
任何关于楼市的风吹草动,总会惹起不少波澜。在央行重申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的消息传出后,关于差别房贷政策落实不力的声音也开始不绝于耳。人们怀疑的逻辑很简单:既然重申,就说明在落实上存在问题,不然,何须重申?
老实说,这个怀疑没有什么根据,倒有些“强行推理,非此即彼”的味道。然而,虽如此,却也合理———
某种程度上,与其说这种“强行推理”是冲着房贷差别政策去的,还不如说是冲着楼市调控去的———不信任的并非是哪一个具体的政策,不信任的是楼市调控的整体局面。
公众的不信任是有道理的。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的“国十条”出台已满百日,然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并未体味到多少调控政策带来的甜头,房价依然在猛涨,“居者有其屋”依然是个梦想。不少人在说房价要降,可没见谁真的享受到降价的实惠。
更为重要的是,决定房价高企不下的重要因素———
土地财政问题根本看不到丝毫解决的迹象。依照目前的税制,地方政府通过税收渠道拿不到多少钱,这种境况之下,地方政府能允许楼市向下、土地卖不上价吗?这种境况之下,老百姓能相信地方政府会心甘情愿、积极主动、不打折扣地去推行楼市调控政策吗?这个问题不解决,老百姓就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再严厉的调控政策都会被虚置。
还应看到,与央行重申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同时出来的,还有一个新闻:北京市的商业银行已经陆续拿到能查房贷申请人住房信息的“钥匙盘”,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为首个全面发放房屋交易权属信息查询系统“钥匙盘”的地区。这个事实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差别房贷政策出台都过了百日,却只有北京一地的商业银行拿到了能查房贷申请人信息的“钥匙盘”,别的地方连基本的查询渠道都没有,这不是政策的虚置又是什么?而且,最为老百姓所熟悉的信贷政策都如此,更遑论其他老百姓相对陌生的调控政策了。
据说,下半年楼市调控仍将从紧,政策重点是督办各地严格执行“国十条”,甚至还将对调控不力的官员进行问责。对老百姓来说,有这样的消息传出当然是好事,老百姓也乐见这样的消息变为现实,只是在严格督办的同时,也该仔细考虑一下土地财政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再严厉的调控政策都会流产,都难以落实,老百姓也难逃被忽悠的命运。
说一千道一万,不是老百姓天生就爱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天生就爱怀疑人,实在是因为高涨的房价伤人太久,被忽悠的次数也实在太多。因而,一次或者N次文件上的“重申”,是不足以打消老百姓的疑虑的,若要打消疑虑,唯有一条路可走,即不看“重申”,愿见
“疗效”——— 重要的不是谁在“重申”,重要的是在老百姓的面前,房价是否真的回归理性了。
前一篇:大奖扛回来,制度一边去
后一篇:吉利的并购考验进入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