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专栏
前阵子的美国大选,有太多东西值得思索回味。比如民调,就在大选中空前繁荣。曾有报道称,从选战开打到去年的10月底,就有728次民调。而在2004年总共才有239次。不过,
这些民调的科学准确性,当时也颇受质疑。
比如,白宫资深顾问罗夫就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评论,直指其危险,认为是有心人拿民调在投票前做文章,意图让处于劣势的一方,军心涣散,心灰意冷。就是说,在所谓的民主国家美国,民意也是会被强奸的。虚假的民调,只是在充当一种政治工具。
想到美国大选中变异的民调,是缘于最近江苏南通一项关于“小康达标”的民调造假闹剧。
最近,江苏省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了随机电话民意调查,有群众反映,当地干部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专门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当地不少中小学还专门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一切表明,这是一起公然造假的民意调查,是当地政府的个别干部为了“小康达标”的政绩而欺上瞒下,自导自演。
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的依存,最离不开的就是民意。民意造假,也就背离了民主本义,肯定不是好东西。所以说,江苏南通这个关于“小康达标”的民调造假,就是在直接宣告对民主政治的背离。这种以权力胁迫与利益诱惑的手段,来对民意进行公然调戏的行为,传递出强烈的苦涩与沉重。
这场民调造假,也实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发标准答案、以现金实物奖励、让干部“承包到户”。“你们都要讲好话,谁不讲好话我知道的”,当地官员就是这样对村民进行公然威胁的。拿金钱买谎言,以权力索假话,这样“小康达标”的民调,自然也注入了大量水分。通过造假获得的“小康达标”,在成为南通当地一些官员政绩的同时,自然也就会对当地普通公众形成权利与利益的剥夺。而且,这样的剥夺,还包括心理感受层面。我的农村老家也在江苏,这样的民调造假事件,让我想到老家那句鲜活流行语,叫做“干部达小康,农民吃猪糠”。
看来,拿民调做文章,以民意造假为工具,这样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成为某些人的“共识”了。从美国大选,到中国地方的“小康达标”调查,虚假的民调,从为某个政党服务到为某个当权者谋利,都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这种作用的代价却是——不能真正代表公众权利诉求的民意,公然走上台面,作为制度决策的参考,最终,损害的也只能是公共利益与民生福祉。
其实,对于美国的总统政治,早就有观点认为,应该防止民调独裁的现象。因为美国人深知,仅仅以某个政党或官员的意志来代表民意,那不是美国的民主。也正因如此,对于民调,抛弃某些专业技术层面的内容不说,一个最普适的观点,也就是必须保证其独立性。而南通这起“小康达标”的民调造假事件,则让我们看到,民意在权力与利益的捆绑上,已经异化成一种代表某个部门或官员意志的“标准答案”。这种失去起码独立性的民调,自然就是对民意的调戏了。
权力对民意进行调戏,这种很猛却又很弱智的把戏,自然会让公众觉得很无趣。无趣的结果之一,就是沉默。就像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不过,还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更深入人心,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走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的今天,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恐怕不可能变成现实了,因为没有多少公众再愿意去做任人摆布的木偶。对于“小康达标”的民调,现在南通的村民们,不也在纷纷喊出“这全都是假的”吗?
(单士兵 知名时事评论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