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休假保饭碗的悖论与隐喻
(2009-02-13 15:03:57)
标签:
杂谈 |
■ 石子砚
广东省众多政协委员近日建议,在金融风暴影响的这段时期内,广东应暂停员工的带薪休假制度。(2月12日《新快报》)
一边是国民福利,一边是部分企业的资本利益;一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一边是企业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方略。孰轻孰重,自不必赘言。显然,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况之下,我们都不可能以牺牲整体的国民福利,来换取某些企业的资本利益,也不可能以业已取得的制度成果为代价,来谋求所谓危机的出口。因此,“暂停带薪休假为企业减负”的设想,注定将是一个极不对称的不等式,是一本得一赔十、得不偿失的买卖。如果真的付诸实施,显然国民得到的将是“锁链”,而失去的,将是整个
“世界”———
劳动权益的损害、制度成果的得而复失。再也没有比这种得与失的格局更糟糕的了。这一退一进、一得一失如何取舍,自有公论。因此,无论如何权衡与思量,“停休假保饭碗”只是一个自话自说的悖论,只是一个鼠目寸光、维护资本利益的伪命题。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如几位政协委员所说,尽管我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了一年,但对于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带薪休假仍是一张
“空头支票”,劳工的权益或者说国民的福利,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我们所需要做的,恰恰应该是尽最大之力,将制度成果化为切实的国民福利,而不是浅尝辄止,更不应该以“饭碗比福利重要”的名义将国民福利“选择性停止”。尤其是作为政协委员,更应该作为监督者,为带薪休假鼓与呼,为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而有所作为。依照几位委员的逻辑,如有网友所言,建议官员卖掉公车骑自行车上班为国家减负,建议大幅度削减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来应对金融危机,为什么单单拿员工来“开刀”呢?当他们的作为国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都不能得到保护,皮之不存,“饭碗”之安附?
还是那句话,一边是沉甸甸的国民福利,一边是部分资本利益;一边是体现社会进步的制度成果,一边是企业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方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以牺牲整体的国民福利,来换取某些企业的资本利益,也不可能以业已取得的制度成果为代价,来谋求所谓危机的出口。恰恰相反,对于带薪休假,非但不能“暂停”,而应加强,将其化为实在的国民福利。就算是真要“暂停”,也应该“整体推进”,而不是“选择性停止”,动辄拿弱者开刀和下手。
广东省众多政协委员近日建议,在金融风暴影响的这段时期内,广东应暂停员工的带薪休假制度。(2月12日《新快报》)
后一篇:民调不是"对民意的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