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专栏
“治安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说的是穷山僻壤。很少有人想到,大都市会有“火警基本靠闻”的状况。
11月10日晚,深圳大富豪国际俱乐部突然起火,没有拉响警报。夜总会客人心有余悸,夜总会楼上居民表示抗议,政府官员却很理解,“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防止人们恐慌,引起不必要的踩踏”,美国公民遭受911袭击时可以排队下楼梯,“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没有达到这种水平”。(11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踩踏确实没有发生,火情控制住了,没有一个人伤亡。但这不能证明不响警报就是正当。发生险情要让人知道,这没有条件可讲,不依险情是否被控制而定。“险情化解了”,不能证明不告知险情的正当性。
楼上居民说大富豪经常发生火情,每次都不报警,靠闻焦糊味而逃命。夜总会说火情不经常,只有4次,都没有人员伤亡。你说火险多,他说不经常;你说很担心,他说无伤亡。看来立场不同,观点确实大异。多次火险无伤亡,夜总会搞出了应对经验,不响警报,悄悄扑火。居民也得到了锻炼,整天保持警觉,尤其要保持鼻子不能伤风。政府官员也理解,我看简直就是赞赏这种状态,商家有经验,居民有警觉,不响铃,很平静,不必要的踩踏不会发生。看来,只要不把人烧死,这种状态还要继续下去。
舞王俱乐部大火,烧死了几十人,据闻娱乐场所的消防是再次得到了整顿的。那一场大火是怎么救的,是否也是小火阶段不响铃呢?大家都抱一点侥幸,简直连整顿都不必要的,不是所有的隐患,都会发生火险;不是所有的火险,都会不可控制;不是所有的不可控制,都会死人,最后就算死人,也是极少数。
现在可以知道,舞王俱乐部后的整顿,至少没有包括发生火险要报警这一条,于是大富豪可以安然于“无伤亡”,官员也可以理解“无踩踏”。火势腾起,你怎样判断得了“无伤亡”的后果?如果大富豪对此是完全有把握的,我只能佩服他们对火情的精确判断,似乎多发生一些火险,更有利于防火水平的提高,但起火多次,怎么就没有避免再次起火呢?
“小事,没问题,控制得了”,这大概就是意外伤亡不断发生的原因。少两根钢筋,小事情,不会塌楼的;起火,小事情,不会成灾的;三聚氰胺,小事情,不会有害的;酒里兑水,小事情,不会喝死的;药品不纯,小事情,可以注射的;传染病,小事情,不必预警的。我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没有“不必要的惊慌”的社会里。所有的惊慌都是不必要的,所以其实也无所谓大事情小事情,比起“不必要的惊慌”来,没有什么事情是更大的,这样,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发出预警的。对一个夜总会来说,“舞照跳”要比发生火险重要;对社会来说,就是“平安无事”要比告知风险重要。
我们总在避免不必要的踩踏,故而如果有了什么事情,踩踏变成了必然。我们总在避免不必要的惊慌,故而当事有紧急时,我们只剩下了惊慌。麻木地处身于不安全状态,盲目地感觉到生命稳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懵懵懂懂不让知事,这本是我们无可奈何的命运,转头却因为“遇事可能惊慌”成为我们素质低下的证明,由此,更加不配拥有知道真实情况的权利。
(作者系知名杂文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