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九器
昨日,来自亚欧两洲的45个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使中国主办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成为该对话机制形成以来规模最大的峰会。
与以往亚欧会议务虚式、宏大式对话交流内容和方式不同,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本次亚欧首脑会议将目光聚焦于此轮危机,出谋划策、互相支
持、联手抵御,东西方40多个国家和组织,不分大小,不论贫富,第一次实现了平等互信意义上的集体协作,极具象征意义。亚洲的一只蝴蝶扑扇翅膀可能引起欧洲的一场风暴,美洲的一次破产可能引发全球的一场动荡,在信息、资本全球自由流动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与地区都成为全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链条中的一环,利益环环相扣、关系千丝万缕,没有永远的旁观者,只有永远的互助者———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规律。
正是这样一种历史发展的规律使然,不同国家,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千差万别的亚欧诸国,更需要一种开放、平等、互助的“丝绸之路”思维与途径,以便平时互信互助、危时协力抗难。
早在两千多年前,连接亚欧大陆诸多国家的
“丝绸之路”,就以自发的经贸往来、文明交流方式为全球化时代的合作共赢作出了一次伟大尝试。尽管王朝国别变幻多端、天灾人祸此起彼伏,但“丝绸之路”却超越一切思想、地理、文化障碍,连绵不绝,最终使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如果说“和平”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延续千年的人类共同心灵基础,那么,“开放、交流、互助”就是“丝绸之路”长盛不衰的世界人民永恒心声。
时光荏苒,今非昔比,一晃世界全面进入全球化时代,时空在技术文明面前成为微缩景观,地球上的任何国家、个人之间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纽带,一体化的经济更和每个人、每个组织或国家息息相关,全球需要一场、一系列超越历史局限的新的“丝绸之路”。新的“丝绸之路”的建立,重要的不是技术层面和表现形式的演进,不是商业时代对利益攫取的急功近利和相互利用,而是全球化时代对人类自身心灵追求、利益需求、本性欲求的共识与尊重,这才是新的“丝绸之路”得以适应全球化时代、推进世界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心灵基础。
以此观之,亚欧会议作为两年一次、每次为期短暂的首脑聚会,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代表45个国家和组织、全球57%%的人口,表达“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共识,在这种共识指引下,超越一切障碍,建立多层次、宽领域、深程度的全面交流与互助。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正是在上述共识的引领下,向全球经济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心:亚欧数十国家会携手一致,采取诸多措施希冀恢复全球金融秩序、重建全球繁荣、维护全球民众利益。信心的建立,不止会对金融危机的化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对亚欧的进一步对话与合作、对全球新的“丝绸之路”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