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不是黄金周的兴奋剂
(2008-10-06 16:10:48)
标签:
杂谈 |
单士兵
这个黄金周,注定是会留给许多人无尽的回味空间的。毕竟,在实施新休假制度的今年,五一黄金周已不复再现,而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小长假,又给人有些双休延长版的感觉,难以解渴。国庆黄金周,一切似乎都可以过把瘾。这实际意味着,盘点今年国庆黄金周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换言之,这个黄金周的价值实现程度, 实际上可以充当新的休假制度合理性的重要评定标杆。事实上,有关黄金周假期的“存废之争”,最近也一直不曾停息过。对今年黄金周的相关信息盘点,国庆期间一直充斥于我们的耳际。数据显示,无论是出行人次还是同比收入增长,都是大幅攀升。一切表明,这个黄金周,旅游景点爆棚,商家卖得“钵满盆满”,“假日经济”尽显威力。看起来情况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特别是在美国金融危机风潮暗涌而至的今天,火爆的假日经济,肯定会给无数人的内心注入一针兴奋剂。但是,过度偏狭于经济视角的黄金周,到底会不会偏离了假日的本义呢?显然,假日经济如果只体现在所谓的经济层面,导致假日附加值被异化与消减,那样的话,自然就只会偏离休假制度的本义。事实上,围绕新休假制度的争议焦点,也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账”。归根结底,是公民的休假权能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是假日能否提供真正的休闲空间,是针对不同的休假方式,如何使假日附加值得到最大提升。比如,清明、端午、中秋如何更好承袭传统文化,国庆这样的假日如何提升爱国情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