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腐败成为赔本的买卖

(2008-09-04 15:27:05)
标签:

杂谈

  ■王志安

  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重庆贪官范方华,一定觉得这是个真理!要说范方华做的这个买卖,一般看来还真不太可能亏本,可这倒霉事儿却偏偏让他撞上了。所以有媒体称,他是“史上最倒霉的贪官”。

  被捕前,范方华是重庆市渝中区环卫二所的所长,公厕、绿地等市政改造都归他管。每次工程

发包,拿几万块钱回扣,在这个行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然级别不高,倒也很实惠。要说这范所长的幸福生活原本可以一直过下去,可他交友不慎,遇到了一个名叫王卫华的包工头。起初两人合作甚好,王卫华拿每次工程款的20%%用来“孝敬”范方华。但一两年下来,范所长想换换合作对象,这时王卫华拿出了一盘录音光盘,原来他每次送钱时都录了音。这一招实在是雷人。这范所长也实在是不小心。不少腐败分子谈重要生意的时候,都专门选在洗浴中心,大家脱光了在澡堂子一泡,彼此“坦诚相见”,想录音留下证据,没门。可见腐败也是需要“经验和智慧”的。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范所长决定退还对方前前后后给自己的28万元回扣,但王卫华却没那么好打发,紧接着就狮子大张口,要么花钱消灾,要么等着被举报。我估计这会儿范所长肠子都悔青了,但被人捉住了七寸,也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东拼西凑给了对方40万,才换来了封口的承诺。这笔交易,范方华是亏大了。不但吃进去的要吐出来,还要把在别处受贿来的钱拿来填窟窿。真是倒霉倒到家了。难怪范在法庭上痛哭道,自己也是个“受害者”。

  有人说,治理腐败在咱们国家可真难呐!但我觉得,重庆范所长的落网,倒是提供了防治腐败的一个妙招。

  从经济学上讲,腐败就是官员和政府的博弈过程。用老百姓的话说,腐败就是一桩买卖。既然是买卖,就要计算投入和产出,风险和收益。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亏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如果腐败投入很低,风险很小,这买卖一定让人趋之若鹜,想不腐败都难。反之,如果每次腐败都像范所长这样,赔了本还要搭进去自己的私房钱,估计也没什么人愿意腐败了。久而久之,必定政治昌明,江山也越发稳固。问题是,倒霉的范所长遇人不淑,碰上个不讲江湖道义的主,人民群众却也觉得,这样有觉悟、有证据意识,自觉与腐败分子斗争的包工头在生活中实在太少,范所长的霉运,其概率和花两块钱中五百万差不多。咱们国家是法治国家,不能指望靠江湖上自发的“黑吃黑”来遏制腐败。

  按照现行法律,受贿和行贿都是违法行为,抓住后一起法办。这样一来,行贿受贿就成了利益共同体,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大幅度提高腐败分子中奖的概率,首先要将行贿者脱罪化,然后监查部门悬赏行贿者举报贪官,甚至可以从搜查出来的腐败分子的赃款中按比例提成,在制度上鼓励“黑吃黑”。要知道,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也是一桩买卖。如果行贿者发现举报也能“盈利”,腐败这桩买卖的风险就太大了。胆子小的,当三思而退,胆子大的,也有大奖等着他。别以为这是玩笑,这套有点阴损的法子明太祖朱元璋就用过,虽说大明王朝不太尊重人权,动不动就在太和殿上打正部级官员的屁股,但他们惩治腐败还是很有一套的。瞧瞧模范公务员海瑞,母亲死了都没钱买棺材。要我说,西方那套制度咱不学也罢,就学学朱元璋,也能让腐败绝迹,宦海清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