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不该是个平庸的9月1日
(2008-09-01 13:02:25)
标签:
杂谈 |
|
9月1日,四川灾区的中小学在各种简易板房中全面复课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也全部开学了。照例是教育部门对乱收费的三令五申,照例是学生家长们对孩子的殷殷期盼,照例是学校对新生的热烈欢迎……在千篇一律的常态中,有一个新鲜的“教育 联系此前的种种生命悲剧和教育短板,联系此次公益活动的极高规格和实用内容,我们可以为这样的“教育动作”书写下面的注解:这是社会对汶川大地震数千孩子殒命悲剧的一场“亡羊补牢”式的反思,这是成人世界对孩童世界的一次真诚忏悔,这更是中国式“生命与权利”教育的一轮觉醒。
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完备的 生命高于一切,对“应急避险教育”的重视就是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呼唤彻底的“生命教育”,完备的“生命教育”方能催生走向未来的“公民教育”。在9月1日这个“一年之计在于秋”的特殊日子,今年是否能让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家长,走出曾经千篇一律的常态,把孕育着浓烈人文精髓的“避险教育”,作为所有成人的“开学第一课”,并把这种对生命和权利无限尊重的意识传递给懵懂的孩子?我们或许曾失望于某一次昙花一现的“常识教育”,但今年那场惨痛之极的悲剧理应让全社会复苏“避险教育”的勃勃生机,进而以“开学第一课”衍生出更为广博的“生命教育”,从避险能力、心理、身体素质、生命价值思考等多方面,呵护生命之树常青。 我们梦想有一天,孩子们能够从容面对突发灾害并自救互救,孩子们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孩子们能够从容运用关爱、宽容和责任,当孩子们从千篇一律的“应试高手、公民婴儿”逐渐嬗变为具有“生命意识、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教育的短板方能最大限度避免将来种种惨痛的悲剧,成人世界方能在反思和忏悔中得到安慰。 这是一个平常的9月1日,一切看起来一如既往、千篇一律;但极不平凡的2008年告诉我们,这绝不应该是一个平庸的9月1日,因为这是教育的9月1日。(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