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奥会 感悟维纳斯之美

(2008-08-30 14:38:37)
标签:

杂谈

 本报评论员 马九器

  百年前的顾拜旦先生想不到今天的奥运会竟如此光芒四射,半个世纪前的格特曼爵士更想不到残疾人运动会竟如此蓬勃发展。2008年9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注定要像断臂的维纳斯雕塑,期待将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人道主义之美,撒播人间。

  如果说奥运会是从健全人的维度去

阐释人类精神的真谛,那么,残奥会就是从残疾人的维度,以更加打动人心的方式,阐释人类精神的真谛。据悉,全世界60多亿人口,残疾人有6.5亿;中国13亿人口,残疾人有8300多万,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弥足珍贵的财富,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一座无穷的精神宝藏,所以,属于数亿残疾人的残奥会是奥运会的延续,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在诸多竞技竞争的背后,写的是一个个人类共有的大写的“人”字!

  尽管奥运精神提倡 “参与比胜利更重要”,但不可否认奥运会的许多项目是人类对体育艺术、运动极限的欣赏与欢呼,奥运会的奖牌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睛,残奥会相较于此,其实更能体现“参与精神”。每一位运动员都是自己的天使,每一次奥运赛场的竞争都是在向世人展现一种感动、一种敬重、一种启迪、一种激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所有胜利之中,战胜自己是首要,也是最伟大的胜利。”运动场上残疾的身体恰恰宣示了维纳斯之美:生命的创造力无与伦比、人性的辉耀展现无遗、人道主义的博大沁人心脾。

  除了这些远大的终极目的外,残奥会还将向所有健全人提出无数命题和思考。“千手观音”邰丽华说:“我不想总是呈现悲情的一面,而更愿意展示微笑。”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说:“我们不能将残疾人在赛场上夺取金牌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届残奥会成功的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社会对残疾人这个群体的关心、关注、尊重的程度,在全社会营造这种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残奥会更多是对健全人、政府、社会的心灵的震撼、思维的改观和文明的呼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些古老的哲学和人之常情,通过残奥会的运动员唤起勃发,从而使所有人给残疾人以人格的尊重、平等的权利、真诚的帮助,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所有人共享文明。这样的考量,也正符合人文主义学家斯迈尔斯的名言:“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疆域的大小,而在于人民的品格。”

  当奥运会的热情从国人身上渐渐退去时,又一束生命与人性的圣火在北京点燃,当我们欣赏完奥运会的盛宴后,沐浴着奥运精神把目光投向残奥会,以奥林匹克的名义感悟赛场上的维纳斯之美,使我们的社会更平等、更博爱、更友善、更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