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子”满天飞,人人皆辛苦
(2008-08-27 15:10:49)
标签:
杂谈 |
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有人要找关系写条子,对此是有所耳闻的;当有人走正门有人走后门,会造成某种不公,对此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有没有人想过:若人人都深谙此道,个个都能弄几张条子来,校长先生又该如何呢?
有幸,这次看到了一个验证此种猜想的标本:昨天,
绕了一大弯,费了几箩筐的劲,最后又绕回公开考试决高下这个起点,这俨然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嘛!尤其是绕来绕去,到了也没能摆脱“违规”的指责,让人未免又有些感伤———
在这个“条子”编织的人情大战中,每一个人活得都很辛苦:学校校长谁也不敢得罪,每天要么违心笑脸迎“条子”,要么干脆躲出去“大逃亡”,有家不能回,有电话不敢接,俨然一个“杨白劳”;学生家长要挖空心思,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曲里拐弯的亲戚也得拜到,为的就是一张或许有用的
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小领导外有大领导”。你找个处长,人家找个局长,最后只能是把已有的游戏规则搅得一团糟,又在泛滥之后将这套把戏自身埋葬———
这是一个令人生厌的游戏。但当我们手持长矛愤愤闯入时,面对的却是如鲁迅笔下的“无物之阵”———
当然,口头谴责,作用注定有限。这回事往根上找,还在于长期扭曲的教育资源分配。说是义务教育,却在教育水平教师资源上差距悬殊,如何说服家长们
感谢店子街中学,在被逼无奈下倒以如此“行为艺术”,再次把某种教育乱象撕开来给大家看。希望相关部门除了调查“违规考试”,也调查一下“违规批条”,最好能杀几只鸡儆几只猴,反思一下长期的扭曲病灶;更希望通过对教育资源的理顺,能为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换取现实土壤,继而让看得见的公平手段全面主导所有的入学。这事很难,却必须硬着头皮去做。舍此根本,即便再有校长祭出“考试排座”的挡箭牌,也难免有人不死心:我的条子足够“硬”,难道不可以越过你的“挡箭牌”直接进入“下一轮”吗?(相关报道见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