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菲特买中国股票因何被拒

(2008-08-27 15:08:18)
标签:

杂谈

  ■ 高永峰

  “股神”沃伦巴菲特22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再三谈到对中国行情的看好。巴菲特透露,不久前他曾报价5亿美元想购买一只中国股票,但是遭到拒绝。(8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

  巴菲特最近在投资什么,往往是华尔街投资家们的航向标。国内对其心悦诚服者大有人在,其中又以此前

号称“中国私募教父”的赵丹阳以210万美元拍下了今年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而达到了膜拜的高潮。就是这个连跟别人吃顿饭都能让对方心甘情愿花个天价的“股神”,却没有继续他在中国石油上的5亿美元资金翻N番的神话,竟然投资未遂。个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让人浮想联翩。

  一段时间以来“热钱”说非常流行,虽然各方对热钱的功过莫衷一是,但是在热钱的生成方式和渠道上还是有一定共识的,即境外热钱进入中国相当部分是通过“合法”的途径进入的。强调“合法”途径的存在是想说明,如果巴菲特想进入中国A股市场,在操作上并非没有可能性。换句话说,他完全可能成为盛传的千亿外资抄底中国股市,乃至其他有投资价值行业的一部分。但是,巴菲特显然不屑于此,这才有了他“悍然”报价5亿美元意欲购买一只中国股票的惊人之举。

  巴菲特不做隐形人,而要报上名号、大大方方地收购,恐怕不是因为他更具备“股德”(假如炒股票也需讲道德的话),而是因为他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有错误的或者是过高的估计——— 以为只要报上自己的大名就足以将中国的企业先吓蒙了,然后再讨价还价地讨个便宜价。事情的结果可能恰恰弄巧成拙,中国的那家公司看穿了巴菲特捡便宜货的用意,断然选择了拒绝。

  显然,巴菲特没有选好一个“对的时间”。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从获利角度判断的购买股票的“对的时间”;二是从市场各方可以接受的 “对的时间”。巴菲特选的这个时机,正是市场盛行“外资进入股市抄底”传闻的时候,中国股市刚刚经历并正在经历着跌宕起伏走势的折磨,但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的逆转,企业的信心指数并没有跟随其股价一同下跌到底。如果不能全面地认识这种“背离”,就会出现“巴菲特式的错误市场判断”。

  某种程度上,市场的下跌是对证券管理层某些制度建设的不满及对新的制度出台的呼唤使然,而这些并不是具备亿万身家的国际金融大鳄用资金和经验可以扭转的大势。了解中国国情的投资者都已经被迫学会了“以时间获取空间”的投资哲学。而市场无名信心之火正不断燃起不断熄灭,如此周而复始。这种绝决和悲壮又岂是巴菲特可以看懂,市场又岂能容忍那些坐山观股民厮杀至血流成河的时候,意欲挟亿万美金杀入者获取暴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