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实属必然”到“不如跳河算了”

(2008-07-30 15:20:36)
标签:

杂谈

 ■周明华

  22日,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总结“719”孟连胶农冲突事件时严厉警告官员:“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7月28日《瞭望新闻周刊》)

  笔者注意到,不少网民挺喜欢李纪恒这种直白而富有感染力的批评语,为什么呢?因为这句“江湖”上耳熟

能详的用词,听起来虽不中听,甚至有些刺耳,却是话丑理端,直击当前一些干群关系不良的社会要脉。素来善良而温和的胶农,咋突然不再听干部的话,还以刀斧棍棒相向,与执法者对搏,对如此恶劣的干群关系场景,是该有干部羞愧地去“跳河”了。

  李副书记当然不会要这些干部真去跳河,我想他只是在这些干部的耳边敲响警钟:纳税人供养的为民守夜和服务的各级公仆,要时刻怀不安和忧患之心,要时刻铭记着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要心中装着荣誉与耻辱感。什么样的尽职服务才会得到纳税人的称许,什么样的行为造成不佳的干群关系,这些都该成为公仆心中的一杆秤,时时去掂量。

  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敬畏的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同样,对公仆来说,应时时感受到群众的期待,不能辜负纳税人的祝福与养育。公仆只要敬畏党纪国法,行为与道德并未缺位与越位,就可以不用感到羞愧与自责,当然用不着去跳河。

  与“628”瓮安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样,孟连胶农事件也是干群利益长期得不到理顺,导致局部裂痕的结果。在化解公共管理者与公民初期矛盾因子体系周密的社会,这样的“刀棍相见”是不会发生的。试想,当干群的土壤层开始出现矛盾因子时,我们的干群关系减压机制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么这种不安定的矛盾因子便难以复制。冷漠而疲软的公共利益关系调节的应急机制正是“刀棍相向”的潜在诱因。是到了我们的社会尽快安装干群关系矛盾减压阀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