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察妈妈”提拔一波三折 到底为哪般?

(2008-06-23 14:54:26)
标签:

杂谈

 5月16日

    蒋晓娟为地震中婴儿喂奶,被称为“警察妈妈”

    6月11日

    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

    6月18日

    任前公示期满。由于网民质疑,暂缓提拔

    6月21日

    正式任命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

    1

    正式提拔体现制度自信

    公众质疑的理由,主要是有人怀疑被破格提升的蒋晓娟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简单说干部有德还需有才,“作为影响一方百姓福祉的官员座位,即便是从对公众负责的角度出发,也必须万分的审慎,而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或一时热度便仓皇定夺”。

    领导干部固然要德才兼备,但在才能相当的情况下,有德者应当优先。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事实上,对于蒋晓娟被破格提拔,网上存在质疑的声音,而更多的是对江油市此项决定的赞同和支持。而且,网民的质疑仅仅是出于某种假设,蒋晓娟是不是具备相应的能力,她所在单位和同事应该最有发言权,相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必要的考察。从后来的新闻报道也可知,相关部门“之所以安排蒋做副政委而不是副局长,正是有这个考虑”。由此可见,江油市的决定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和一时热度”。

    有制度就应严格遵照执行,在制度更改之前,对于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决定的事情,即使存在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种声音因其异质性往往显得特别响亮),也不应随意更改。否则,看似是对于民意的尊重,实则是践踏民意,这是因为,遵从民意如果偏离了制度的路径安排,最终的结果将会造成民意无序和权力滥用。江油市相关方面在质疑声中正式公布对蒋晓娟的任命,正是来自于对制度的严格尊崇以及由此获得的决策自信。 彭联联

    编辑说话:对制度给予足够的尊重,是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举。当然,这不妨碍人们对这一事件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2

    官职评价不了伟大

    在大难之际,能够抛下自己的孩子,参加抗震救灾,能够心怀慈悲,哺乳灾区的婴儿们,这是一个伟大的母爱之举,人性在这个时候得以彰显,蒋晓娟理应得到奖赏。但细细一想,这样的提拔多多少少让人不舒服,这里有点疑问想问一下江油政府。

    什么方式是对这个伟大妈妈的最好评价?我们知道在这次灾难中,有许多警察、士兵、护士都跑到了前线去救死扶伤,他们中大部分都没有在媒体上留下姓名,他们应不应该得到提拔?他们也诠释了什么是伟大,如果都要提拔的话,我们的国家会因为自然灾难而变成政治上的灾难——— 冗官!英雄该提拔毋庸置疑,但这样快的提拔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说你行你就行”的味道,我们知道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出现过,比如,李素丽在报道之后就应该马上提为公交公司的总经理才对吗?青岛码头工人许振超就一下子提成白领吗?当然不是。所以不要让我们的高尚和伟大利益化。所以江油破格提拔“警察妈妈”,一方面表明开明之处和“不拘一格”用人才,而另一方面网友对于提拔一事的忧虑也让人深思。

    弘扬正气不一定就要提拔,也不是非得用提拔这种方式。我以为,伟大不需要用官职来评价! 王传涛

    编辑说话:尽管我们对用官职评价伟大意见多多,尽管谁都知道这种评价存在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找到一种评价伟大的合适方式——

    3

    催逼国家荣誉制度

    当初,蒋晓娟被网友当成对灾区关注情感的一种寄托,所以这种在平常并不特别的形象被无形中拔高了不少。网友对于道德明星的认同合乎常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直以来,我们有着将道德明星“官帽化”的扭曲官场逻辑,升官往往成为道德明星必然且唯一的归宿,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对道德明星的弘扬与敬佩。

    简言之,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组织部门理应分清,在蒋晓娟身上究竟哪些是道德的光芒,哪些又是个人能力的范畴,这恰是网民所关注的。

    一个文明社会,离不开道德明星,那么对道德明星到底应该如何表彰?去年底,人事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我国将抓紧研究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框架,启动行政奖励法、国家勋章法的研究论证工作,由此拉开了国家荣誉制度的研究立法。可以想象的是,在此法律基础上,国家对道德明星的褒奖将成为可能,且有助于社会对道德明星的合理定位。

    蒋晓娟的行为无疑令人尊敬,然而,在汶川大地震中,各类道德明星屡见不鲜,只不过蒋晓娟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显然这些人不可能都因为道德而得到擢升。合理的途径是,让道德的归道德,能力的归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讲,蒋晓娟从被破格提拔到暂缓提拔的尴尬,恰恰催逼国家荣誉制度尽早出台。或许,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以官帽奖励道德卫士的尴尬。 几又

    编辑说话: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值得期待。回到现实中来,在这个网络时代里,网民的关注对这一事件的走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

    缘何遭遇一波三折

    “警察妈妈”被破格提拔为副政委,为何会遭遇“一波三折”?笔者认为,让“警察妈妈”遭遇“一波三折”的,其实不是网友,而是当地有关部门。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他们破格提拔“警察妈妈”的“出发点”不一定让人们认同。据江油市委组织部门一位负责人称,提拔蒋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喂奶,而是在那个危难时刻能做出这样的义举,是平时素质的一贯体现,“偶然中的必然”;而市委的决定也是“从长远出发”,提拔蒋是为将她的名人效应和榜样力量发挥到最大,以成为江油的标志和榜样。如此这般说道,怎能不让网友的争论和质疑不断?

    更重要的是,对破格提拔“警察妈妈”的有关争论和质疑解释工作不及时。网友争论和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么两点:一是提拔的程序问题;二是能力素质问题。其实这两点均可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和解释。从媒体报道看,“警察妈妈”提拔的程序并无瑕疵,提名、考察、票决、公示等流程一个不少。而能力素质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说明也无妨,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官”的,关键是组织的帮助培养和自身的刻苦努力。在抗震救灾一线提拔使用的许多干部,应该说都存在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这应当成为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绝不能回避。 付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