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航门”:岂能补偿400元就了事

(2008-04-09 15:06:12)
标签:

杂谈

 

  ■ 王石川

  东航终于为“返航门”事件提出买单方案,4月8日,东航云南分公司表示,补偿标准最高只有400元/人。

  面对最高400元/人的赔偿标准,我们简直啼笑皆非。区区400元/人,既不能让人看到相关部门痛下革除体制积弊的决心,也不能让肇事者伤筋动骨,从而汲取教训。最高400元/人的赔偿标准

,我看到的是观赏性赔偿,是笨拙的搪塞民意之举。

  然而,当我们静心打量民航总局制定的相关赔偿条款——— 《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我们就会发现,最高400元/人的赔偿标准,委实师出有名。显然,补偿400元,不仅咎在航空公司,还错在相关制度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制度的背后隐匿着航空公司和乘客之间的不对等,而这种有缺陷的制度之所以能够出炉,恰恰说明制定制度之初缺乏合理的博弈。这是体制之弊。

  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我们看到,东航已责成云南分公司两名主要负责人停止履行职务。民航总局表示,参与带头的飞行员最高可能处以终身禁飞。所有这些努力,不乏一定的诚意,但是,仅仅见一例惩治一例,不从体制上动刀,只是简单地灭火,终究会应对无措。毕竟,“返航门”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也未必是最后一次发生;毕竟,“返航门”事件表面上是飞行员耍性子,实际上牵扯到由来已久的体制沉疴。

  有个细节是,在罢飞之前,飞行员已做过不少形式的抗争,但于事无补,百般无奈之余才铤而走险。正如有专家所言,(飞行员)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把内部纠纷外部化的手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改变谈判桌上的力量均衡,构成了这次“集体行动的逻辑”。然而,这种“自杀式袭击”的做法,太耸动人心,太令人发指,所付代价也太大。由此亦可看出,相关博弈机制多么无能、多么无力?

  因此,透视“返航门”事件,我们发现,它其实是一种衰朽体制的集中呈现,比如,飞机员拿乘客当人质,这近乎劫机的疯狂行为,他们胆从何来?比如,飞行员匮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为何未建立?再比如,当中国航空市场正以空前的超速度发展时,陈旧的管制体制、高度的垄断机制为何不相应改观?还比如,民营航空公司能否取得相应健全的权益,进一步的航权开放何时成形?

  东航补偿400元/人,这是一种羞辱乘客的危机公关。道歉了,赔偿了,处理个人了,接下来无论还有什么苛责的举措,都是一次就事论事的危机公关,必须从改革体制入手,否则,“返航门”事件还会再次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