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5日下午,东航向媒体发来一封致歉信,对3月31日航班返航事件给旅客带来的诸多不便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东航仍表示,返航缘由是“天气原因”。不过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展进一步调查。此外,当日因航班延误遭受损失的旅客,东航将依据票价进行相应赔偿。(4月6日《劳动报》)
为何社会舆论还对集体返航的事件不依不饶,盯着不放呢?如果东航的管理层知道公共事件的概念,他们或许就会对舆论的“紧逼”有更多的理解。公共事件是指那些关系到公共利益,具有公共影响力的事件,公共事件通常会因为激发社会的潜舆论———社会的心态,而成为舆论的焦点。
集体返航就是一个公共事件。如果返航的只是一班飞机,人们也许不会对此大惊小怪,如果返航的原因只是天气恶劣,人们也不会感到不妥。但是,当返航以集体的规模出现,而返航是天气原因所不能解释时,人们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缠绕在人们的心头,以潜藏的、潜在的舆论形式,也就是社会的心态形式存在。恰好集体返航事件给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客体,人们心头的潜舆论终于可以显现。
既然,集体返航是一个公共事件,应对舆论热潮的正确做法就是对正面的舆论进行回应,对错误的舆论进行澄清。简单地说,就是公布真相与树立形象。公布真相好理解,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真相的公布最好经过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部门。而公布真相之后,就要树立形象,管理者按照公众期待的方向去努力,无论这种期待是否苛刻。因为,一旦管理者的表态与公众的期待产生误差,舆论引导就会因议程设置的偏差失去效果。
就集体返航进行舆论引导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还应该看到典型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