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给人看病这件事自然是很有些技术含量的,能找出正确的现象固然不容易,能找到病因当然更难,最难的自然是把方子开对。庸医与神医之间的差别,倒未必是现象查不出来,而是能否根据现象找出病因,进而开方治病。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 这次由央行的高级官员说出来,也不过是验证了老百姓早就凭借常识做出的判断,所以这不算是什么值得评论的新闻。但这位局长所说的原因就有些超出公众所能理解的话语之外了,当在下面逐条分析之。 首先,他说的原因之一是“供求不平衡”。意思是说房子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地产商盖的房子不够多,所以价格降不下来。其次,商品房和公房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老实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没看明白。当年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公房,后来都分到了私人手里,并且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给了大家。如果说商品房与公房的不平衡真的在发生的话,公房上市倒是应该拉低商品房的价格才是。最后,他说的原因是房屋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之间的不平衡。我们都知道,现在房子租出去未必值钱,但买下来确实很贵。这个不平衡如果成立的话,必然是租赁市场价格萎缩,继而吸引相当人群向租赁市场蜂拥,最终结果应该导致房价下挫,而不是扶摇直上嘛。 总之,不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位副局长的话都可以说是从三个不是错误就是废话的原因中,推导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这自然就奇了:我们这么多年受到的教育都告诉我们,从错误的原因里推导不出正确的结论,怎么这个人间奇迹就这么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了呢? 还有另外一种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您看,得出“我国房价跟居民收入的比例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高”这个结论,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为这个结论寻找原因。这是典型的逆推法,知道了结论而找原因。 但真正的原因不是那么好找的,尤其是在这些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里,真正的原因一出,恐怕就是舆论哗然了。就拿房地产来说吧,如果我们还懂上一点成本核算的话,把房地产商的账本拿将过来一看,其中真正用于房地产拆迁、建设的到底占到成本的多少,马上就真相大白。
说白了吧,大量的成本中,包含了很多政府收取的费用,还有各种与政府某些官员相关的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其一,政府不收这些钱不就好了?这样一来房价不就回落了么?这个诸位看官就有所不知了,有些诸如土地出让金之类的东西,确实是政府应该收取的,只是不该收取的那么高而已。但政府也是没办法啊,政绩的体现之一就是经济发展的指数,其中土地的增值收入是很大的一块增长空间嘛。不从“刮地皮”里找政绩,政绩何来?至于说某些官员的“公关费用”,那就属于另外一个领域,在这里倒是不必多言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相信身居如此高位的官员,为什么不把真正的原因说出来,而是弄了“三个不平衡”来忽悠大众。除了上述所说,真正的原因一出,恐怕舆论哗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钱是不得不收的。
您说,病因都说错了,那方子要是真开出来的话,谁能相信这方子管用呢?心脏病开了脚气药水,口服固然不妥,擦脚上也未必有用。所以,有时候我是真想劝他们一句,说出症状就算了,原因啥的还是不说为好。要知道,不吃药未必一定会死,吃错药的风险就实在是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