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老拿农民受益为物价上涨辩护

(2008-03-20 15:13:19)
标签:

杂谈

 ■ 郭松民

  物价上涨,攸关民生。温总理这次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 “要把控制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可见问题确实举足轻重,让总理日夜忧心。然而在一些经济部门的官员眼里,物价上涨未必就是坏事,甚至还是好事,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发表谈话:“站在农民的角

度,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应该的。”他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净收入部分82%是靠价格上涨,因此“这次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市场对城乡利益的调节。”(3月19日《信息时报》)

  如果情况真的如此美妙,那总理的担忧可能也就真的有点多余了。但遗憾的是,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其实,农民并不是农产品涨价的受益者。虽然姚总经济师言之凿凿,但他得出的82%,并没有包括农民因为物价上涨而多支出的部分,不过是个数字游戏,并不说明任何本质问题。

  市场经济时代,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农民也不例外。所以,表面上看似农产品价格上涨而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一并不很大的增益却同时因为化肥和农药、交通等其他开支增加而抵消掉,甚至使实际总收入下降。

  退一万步说,即便农民在物价上涨中受益,那城市居民就活该受害吗?或者说,为了让农民的生活提高,就必须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吗?姚总经济师正是这么认为的,他颇有道德优越感地质问道:“这几年城市的公务员、企业都涨工资,谁给农民涨工资?”“这次价格上涨回过头来看,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媒体要是采访一下农民,随便找一个农民问一下,现在猪肉涨价对不对,我相信没有一个农民说不对的。”

  但这个逻辑是荒谬的,放眼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以农民受益为托辞来为物价上涨辩护,也没有因此而听任物价上涨。各国支持农业的方式主要是对农民进行补贴,这样既能够让农民受益,又能够使城市居民以低价买到农产品。比如在2003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就高达447亿美元,欧盟则超过了1214亿美元,美国则是389亿美元。日本的补贴总额占了其农业生产总值的40%左右,欧盟为20%左右,美国亦为10%左右,近年又有大幅度增加。而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却长期不足农业生产总值的2%,这几年稍有增长,但比例仍然远低于其他国家。

  借口让农民受益而要求城市居民接受涨价,实际上是放弃国家补贴农业的责任,而将其转嫁给城市消费者来承担,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也是对政府政策失当的一种狡辩!要城市居民在“要么接受涨价,要么让农民受害”之间进行选择,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反而会形成城乡之间不必要的对立。各国的实践都证明,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补贴农业——— 我们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只要少搞一点政绩工程,用来补贴农民并让城市居民享受较低的食品价格,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