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官”“民”互动资源匮乏的事实,是必须看到的。为什么某个市长开通热线电话或公开电子信箱就能成为新闻?为什么一张刊载领导干部联系电话的报纸能够
有效沟通与互动的制度设计,一是“官”“民”平等对话的基础与条件,二是任何一名官员都应向民众负责,向民众寻求其权力的正当性,接受民众的监督、质询与问责。但现实中,很多职能部门存在权力至上的倨傲或衙门作风,造成了种种有门难进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之下,当市民的一个电话,就突破过去某种人为的阻碍,直接找到书记或市长,其所赋予的沟通想象是显而易见的。
应当看到,公众对于“联系电话”的需求,不光是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更是那样一种沟通无碍的想象,对一种通畅的对话机制的渴求。如何建构一种官民之间沟通无碍的制度体系,才是昆明“一纸风行”所寓含公众诉求的实质所在。政府与民众之间一种有效沟通与互动的制度设计,其实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这也许不是公开政府官员联系电话就能承载的,但它必然进一步激活民众的想象,并以这种方式一点一滴地启迪“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