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滚筒滑,还是骨头硬

(2008-02-16 14:33:41)
标签:

杂谈

  ■杨鹏

  公路虽然常被称作马路,现在却基本不管马怎么走,而只管人怎么走——— 人行横道是给人走的,隔离栏尽管看着像跨栏,却不是给人用来翻的。但有人放着人行天桥不走,偏偏要翻越隔离栏搞什么惊险大跨栏,拿自己的小命去吓唬司机,看我猛,还是你狠!频频遭遇“跨栏险情”,很多司机出门就捏了一

把汗。为了不出汗,一位叫文勇的师傅绞尽脑汁,研制出一种“滚筒”。要说这招数也真高,把滚筒架到防护栏上,上一个溜下来一个,上两个溜下来一双,于是乎,“该产品创意优良”的结论呼之欲出,“建议全国推广”也未尝没有可能。可以想象,如此招数一旦推广开来,街头定然会上演一番“繁荣景象”——— 你敢翻栏,我敢摔你,看我的滚筒滑,还是你的骨头硬。

  滚自己的筒,让别人无栏可翻越,文师傅的设计的确不错,值得期待。话说回来了,看了“滚筒”设计,也不过是让“跨君子”增加动作难度系数罢了——— 问题是,要是全面推广,成本不知道会是多大?又是有机玻璃又是轴承的,造价小不了,那还不如干脆把防护栏加到两人来高算了。再说,隔离栏本就防君子不防小人,有人艺高人胆大,强行“滚筒”,又能奈何?翻栏固然不对,但我们就忍心看着他们一个个 “滚下来”往车轱辘底下“滚”?惩前毖后没错,总还是要“治病救人”呀。

  这种创意“很好很强大”的滚筒,其最大功用或许不在于防止路人跨栏,只在于警醒现代人的市民素质和规则意识不要“滚上去”,守住我们的底线,遵循基本规则,给文勇师傅一个理由,让他的滚筒无用武之地,这才是正道。

  没有道德内力,只会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晓得趁奥运东风,在刘飞人潇洒跨栏动作的刺激之下,一些“翻君子”会不会实现向“跨君子”的转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