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众所周知,官员下乡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与民众的直接接触,因此理当格外注意自身形象。而且,舆论对于为领导打伞这件事已经关注过很多次,官员们应该具有这种起码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众可以公开臧否“为领导打伞”,以及本地媒体对本地官员“负面新闻”的大胆报道,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公开的表达必然优于沉默的爆发,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众的意见和不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释放,不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社会清明进步的需要。公众可以公开臧否官员,而不必担心受到打击报复;官员始终保持“治权民授”的权力自知,在任何场合的言行举止都顾忌到民众的眼睛,“民主”与“自由”才会真正成为可能。
新闻背景: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博客中一张部下为其撑伞的照片遭网友痛批。针对网友称其“习惯被人伺候”的指责,廖新波在博客中解释说部下“动作是很自然的,并没有巴结之意”,而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敬重。他后来还在另一篇博文中称:“这些评论确实是非常好的礼物,你专门去问卷都没有这么真实的评论和这么多积极的回应。”(2月14日《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