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 司马童 国家发改委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出倡议:2008年元旦、春节前夕,我委同志拜年问候不使用纸质贺卡,改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方式,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共同努力!(12月13日中新网)国家发改委发出上述倡议,很好地体现了当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
一个流传甚广、朴素易懂的道理是:一 从国家发改委倡议多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开展拜年问候,我则想到,“无纸化拜年”更应先从“无公费支出”做起。时下不少公家单位使用公款购买和印制贺卡,用于对外寄送,仍显比较常见。而正是缘于这种公费支出下“不用白不用”心理的驱使,一些公职人员宁可舍简求繁地书写纸质贺卡,用以拜年问候,也便不足为奇了。倘若贺卡、信封、邮票等的花费,都要个人掏钱来承担,我想即使有关方面不发倡议,恐怕很多年终岁末寄惯了纸质贺卡的人,也会迅速转换思路,尽量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其他方式来加强联络、展开交流了。 事实已经表明,近些年来,没有“公费支出”帮衬的寻常百姓,早就从善如流地把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拜年问候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好些公家单位仍然习惯性地对公费购买和印制贺卡网开一面,到底是“人性化”的体现,还是“官性化”的表露呢? 企业或公司出于形象宣传的需要,往往大批购买、印制专门的纸质贺卡,似乎不能一概反对。然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却不能既做观念更新的“高音喇叭”,又做现实行动的“落伍一族”。倡导“无纸化拜年”先从“无公费支出”做起,是不是真的很难,或者说很难被公众所接受呢?我想,不管怎么样,先试着搞上一两年,看看结果会如何,总是可以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