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亿万富翁回乡当村官,开宝马带保镖”———
无独有偶,前几天,还有一个四川的富翁同样选择了回乡当村官,连新闻标题都是一个套路的———
富翁为何选择到穷乡僻壤去当村官?这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两派观点,一种认为是
我愿意相信富翁回乡当村官的行为是真诚的,出发点也许真是想帮乡亲们做点事,让他们也都过上像自己一样富足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创业成功的经历与带领一群人走上富裕道路的挑战,却是完全的两回事。牛群副县长败走蒙城的事实更是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是仅凭一个人的良好愿望和天真设想就能实现的。富翁们能否真正带领乡亲走上富裕的道路,对此我不敢乐观。
至少,回乡当村官不可能成为富翁“致富不忘家乡”的一个可推广的普遍方式,更多的富翁表达关爱家乡之情的方式,依然是通过捐钱或办厂之类的经济手段。事实上,依商人的强项而言,通过出钱的方式回馈家乡也应该是他们关爱家乡的最有效方式。富翁们之所以不选择这个最有效也最便捷的方式,而是选择自己回乡当“领头雁”,很大程度上由于对某些基层体制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这种不信任可能也是村民信任富翁回乡当官的一个重要原因。用当地官员的话说:“最起码,他不缺钱,不会去腐败贪污。”富翁就不会腐败贪污,这固然是一个错误的推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村民对盼来一个“不会腐败贪污”的领头人处在一种饥渴状态当中。
在“富翁回乡当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模式里,他们的钱和个人廉正或许可以在短期改变一些表面面貌,但无法保证打造一个永远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机构。如何用制度打造这样的基层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