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油站 有多少隐患被漠视

(2007-11-26 14:24:30)
标签:

时事评论

 

  新闻背景: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加油站24日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目前死者身份确认,事故原因初步查明。(相关报道见A11版)

  警惕油气站成为“定时炸弹”

  ■ 梅 广

  从详尽报道中我们看到,发生爆炸的这家加油站,位于市区较繁华地段,其马路对面就是

公交车站台,油站周边有住宅楼、商务酒店、商厦、菜市场、小门面店等居住、购物场所。正如一位幸免于难的目击者所言,幸好当天是周六,“如果事故发生在周一,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伤亡呢”。

  事故虽然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但直言不讳地说,这个偶然之中也有必然。通常情况下,城市安全主管部门尽管在油气站的安全问题上不敢有半点松懈,但其工作的侧重点或说主要精力,都过多地集中在“防火”上,很少去考虑油气站既是“易燃”单位更是“易爆”单位的特点,从制度设计到日常工作安排上,偏重于“防火”而忽略了“防爆”。这从不少司机乘客有在油气站抽烟打手机的经历可见一斑。因而,即便所有的油气站都按要求配置了消防器材及设施,都具备了较好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可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初这个加油站要建在繁华的闹市区,难道不能选择一个远离市民生活、居住区,以避免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遗憾的是,尽管已经发生了死伤事故,但我们却连追问的底气也略显不足。因为,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建设部2002年联合发布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城市里的加油站距离一般民宅应在10米以外,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应在50米以外。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防火思维模式,使得一座座油气站能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大模大样地出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诸如打手机等危险习惯不断、防爆制度设计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矗立在我们身边的大小油气站,不啻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我们相安无事,即便是偶尔发生一次不大不小的火险,也不至于会威胁到公共安全,但若发生爆炸,数十米的间隔距离只能令人不寒而栗,它能保证谁的安全?假若浦东加油站这次的爆炸不是发生在双休日的早晨,其后果也许就是更大灾难性的。

  血的事实再一次警示我们,对城市油气站这样的高危单位,仅有常规的消防规范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未雨绸缪还是亡羊补牢,有关方面都应该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把油气站的防火、防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尤其是油气站在城市地理位置的规划审批,以远离闹市居民区为善政。

  加油站能否设手机屏蔽器

  ■ 陈 

  当地媒体报道,记者在距发生爆炸的加油站仅数百米远的另一加油站看到,前来等候加油的车辆排起了队,一些车辆根本未熄火,车上的驾驶员不乏抽烟、打手机者。不仅如此,在车子较多或自己有事时,一些加油站出现了工作人员把管子交给驾驶员自己加油的事情……这一切,却没有工作人员出来干预。

  不必说,驾驶员或乘客在加油站里抽烟、打手机等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以打手机为例,据介绍,手机正常待机时内部电流只有10毫安左右,但当天线搜索到来电信号后,射频、背景灯、听筒等电路立即启动,即使不接听,手机内部电流也会瞬间加大到2.5至3安培,并可能产生电火花,这是非常危险的。巴西石油公司曾测试在加油站接听手机的危险性,只做了20多次测试就发生了爆炸。

  显然,面对爆炸事故,面对4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样的血的事实,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吸取教训,把安全工作放到足够高的高度去重视才对。不论加油站工作人员多忙,有多少生意要做,但绝不能忽视安全,把生意放到“刀尖上去耍”。

  众所周知,加油站工作人员入岗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不仅如此,在加油站,必须要有专门的现场安全人员负责监督现场安全,禁止他人在站内使用手机、吸烟乃至玩明火。可是,一些加油站为了多留住客人、多做生意,宁可放弃起码的义务和职责,也不阻止那些极其危险的违规行为发生,这是现在许多加油站必须自我反思的地方。

  据新华社报道,巴西圣保罗市西区一家加油站当地时间11月19日凌晨发生爆炸,起因就是一名加油站工人卸油时接听手机。显然,忽视安全,小视危险,那无异于自找灾难。

  一位旅美归来的朋友说,在美国,一些加油站为了100%确保安全,在加油站设置了手机屏蔽器。在考场手机作弊丑闻难禁的情况下,手机屏蔽器的使用派上了大用场。既然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从“生命至上”原则出发,政府在加油站设手机屏蔽器,这笔钱值得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